起訖日期:2014/09/20 - 2014/11/15(10/11該週因連假順延)

上課時段:每星期六上午 8:45~12:30 (共八週, 30hr)

 

時間分配:

08:45~10:15 講習課

10:15~10:30 中場休息

10:30~11:15 實作演練

11:15~12:30 講習課

 

上課地點: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50號

(完成報名程序者會再以電話或 E-mail 提醒上課並通知確切地點)

(台北車站 正對面 / 現亞洲廣場 / 即統一元氣館樓上)

交通便利五鐵共構 (台鐵、高鐵、客運、公車、捷運) 


 


課程介紹:

《傷寒雜病論》的方,叫做"經方",本課程以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為依據,採取先賢"以方類證"的研究觀點,介紹中醫的十大類方:桂枝類方、麻黃類方、柴胡類方、大黃類方、黃耆類方、石膏類方、黃連類方、乾薑類方、附子類方、半夏類方。除討論方證外,並以臨床上驗證的療效為佐證,提供古方今用以達保健養生之目的。

 

《傷寒雜病論》的證,又叫"證候"。認識疾病在於證,治療疾病則在於方。方與證乃是傷寒學的關鍵,而為歷代醫家所重視,所以"方證相應說"的提出,起到了非凡的積極作用。"方證相應說"首見於宋本《傷寒論》第317條:"病皆與方相應者,乃服之。"《傷寒論》並有"桂枝證"、"柴胡證"等提法,隋唐孫思邈遵循仲景這一原則,在《千金翼方》中對《傷寒論》的整理採取了"方證同條,比類相附"的方法。宋代傷寒家朱肱對"方證相應說"作了更明確的闡述,他將方證簡稱?"藥證",他說:"所謂藥證者,藥方前有證也,如某方治某病是也。明末喻嘉言將"方證相應說"通俗地解釋?"有是病即有是藥,病千變藥亦千變",清代名醫徐靈胎提出 "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變遷無定"。其著作《傷寒論類方》重點論述各方證的病機治法。與徐靈胎同時代的日本江戶時期的古方派代表吉益東洞,認為:"《傷寒論》唯方與證耳";"醫之方也,隨證而變,其於證同也,萬病一方,其於證變也,一病萬方"。其著作《類聚方》只述方證,不及方意藥理,識證更重視實證,強調方證相應近乎過激。

 

近現代,方證相應說仍成為許多醫家的臨床指導思想。曹穎甫、陸淵雷、祝味菊、惲鐵樵、包識生、範文甫等醫家,在中醫處在危急存亡之際,展開方證研究,為保存中醫學術作出了貢獻。現代名醫岳美中、吳佩衡、范中林、胡希恕等,臨床擅用經方,在方證識別和古方今用方面創造了許多新的經驗。無論是八綱辨證、臟腑辨證、氣血津液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六經辨證,其最後都要落實到方藥上去。對經方派中醫來說,方證相應永遠是臨證始終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關參考資訊 :

中醫基礎—中醫思路與邏輯簡介

脈診方面請參閱 : http://tcm2005.blogspot.tw/2014/05/blog-post_6.html

想進一步瞭解者可透過以往課程相關資訊:http://tcm2005.blogspot.tw/p/blog-page.html

 

關於講師:

請參閱 仁山教書匠

 

注意事項:

休息時間請自備環保杯及補充能量之點心。

課程的預設對象都是為沒接觸過中醫者而設計,只要到時能跟上進度, 課堂後的練習也能認真執行,必定會有所收穫 

 

課程大綱

















報名資訊:

欲參加者請先報名,因場地限制,額滿即不接受這期報名,次序依完成報名先後

學費:二萬元 (含講義教材)

 

--------------------

資料表

課程 : 「中醫基礎(六經辨證)與傷寒導讀研習班」

姓名 :

性別 :

年齡 :

地址 : 

電話 :

行動電話 : 

E-mail :

對課程的建議 :

 

--------------------

報名者請將資料表寄到 ta0915157028@msn.com或直接在下面以隱藏回應的方式留下資料

接到你的資料後,會以 E-mail 與你連繫並做確認

arrow
arrow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