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談到痲瘋病,似乎離我們很遠,其實,現代社會由於抗生素的泛濫使用,很多原本已經快要絕跡的感染性疾病,現在又開始逐漸抬頭,肺結核如此,痲瘋病雖然目前還沒有看到重新抬頭的報導,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對於這個不常見的疾病,一般大眾也有必要了解這種疾病的一些基本情況。人們都知道這種疾病可怕,痲瘋病的可怕之處到底在何處呢?

痲瘋病是由痲瘋桿菌所引起的一種慢性接觸性傳染病。以中青年發病者為多,據醫學統計,其潛伏期平均2~5年,而最長者則可超過10年,由於其早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而耽誤了治療。痲瘋桿菌可以侵犯機體的皮膚、粘膜、周圍神經、淋巴結、骨骼和內臟,其臨床症狀變化多,除主要累及皮膚與周圍神經外,其中瘤型痲瘋尚可影響全身的各個器官。若患者有局部麻木性的班片、淺神經粗大、皮膚有螞蟻走行的感覺,長期難以癒合的足底部潰瘍,以及眉毛脫落等症狀,則應進一步檢查是否罹患痲瘋病,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中醫很早就發現了痲瘋病的存在,知道這是一種非常難以治療的疾病。中醫理論認為痲瘋是一種因感受風邪病毒而致肌膚麻木的慢性傳染性疾病,早在《黃帝內經》(成書約於戰國時期)中就有關於麻風的記載,“癘者,有營氣熱腑,其氣不清,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皮膚潰瘍,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隋代醫家巢元方等編撰的《諸病源候論》中則將之稱為大風、癘風、諸癲等。明代醫家陳實功所撰的《外科正宗.大痲瘋》中說:“其患初起,麻本不仁,次發紅班,久則破爛,浮腫無膿,其症最惡。...”由此可見,古人對於痲瘋病已有相當的認識,認為該病是由於感染癘氣(痲瘋桿菌)而侵犯血脈致病。

在中醫臨床治療上,明朝李時珍在其《本草綱目》中就有應用大楓子油治療痲瘋病的記載,清代醫家吳謙等編纂的《醫宗金鑒》則用神應消風散治療本病,該方用白芷、金蠍、人參共研細末溫酒送服(服用前一晚要空腹),其功效為扶正散風,對於治療早期痲瘋具有一定的療法。現代中醫對於治療痲瘋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概而言之,其總的治療法則主要為袪風去濕,活血殺蟲。對於痲瘋病患者,要加強營養,不宜飲酒(藥引用酒則為例外),忌房事,保持居室的空氣流通及充足的陽光照射,適當的參加輕體力勞動,對於防止和糾正手腳的萎縮、畸形等都有一定的幫助。但對於重症患者則以隔離治療為宜。

--------------------------

痳瘋病在中國史上是相當古老的傳染病,早在先秦時代的《秦律》中對痲瘋病患的症狀及病患的處置方式已有相當完整的記載。由先秦至宋元時期,雖然社會對病患已出現排斥的行為,但並未產生過度激烈的集體恐懼。然而,至明代中葉以後的文獻記載則反映社會上對所謂「麻風」(癘)」患者產生相當激烈的集體性恐懼,並出現對患者極端的排斥行為。然則社會的恐懼從何而來?據本文的探討,主要來自下列的不良觀感,如:此疾具有高度傳染性、病人的道德形象惡劣、此疾被視為蠻荒地區閩粵等地的特殊疾病,且當地人會以「過癩」等邪惡的方式將病傳給他人。以上明清時代的痲瘋認知的形成與以下歷史發展有密切關聯:城鄉經濟發展、梅毒傳入、禮教失序的焦慮、社會治安不良等。明清時代,在痲瘋恐慌地區,由於許多貧窮家庭無法對抗痲瘋病的衝擊,導致家庭倫理的崩潰,不少家庭因而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面對閩粵等地痲瘋病所引發的社會問題,明清政府的回應能力相當有限。明清時代,政府的痲瘋治療措施的制度化規定完全付之闕如。由於明清時代地方政府的統治力是相當有限的,因而地方官在其轄區避免群眾過度激烈行動,以維持穩定的秩序的消極作法,似乎是鞏固其權力及地位的最安全作法。因而在盛清時期地方政府也無法給予病患一個合理的安頓,然而政府的消極作為使得社會大眾與病患間的緊張關係依然存在,且隨時可能引爆衝突。而且盛清時期地方政府在處理痲瘋引發的治安問題的態度上,反映地方政府在痲瘋社會問題上已無法堅持以道德統治的原則,這使得病患在社會上的處境更形惡劣而遭遇更不理性的對待。痲瘋病與明清社會的互動的大致輪廓可知,社會對疾病的認知其實並不完全來自客觀存在的現象,而有相當多的成份來自社會在與疾病互動過程中的集體想像所賦予的意義,而這種聯想所呈現的則是人們在特定社會文化條件下對事物的感受及認知。換言之,人對疾病的恐懼,除了來自疾病會侵害生命的客觀因素外,有相當大的成份來自社會加諸疾病的隱喻,而這些是人們在面對疾病威脅時更難以承受的部份。另一方面,從痲瘋病與明清社會的互動也反映人對疾病的反應並不完全是疾病所造成的,「人的作為」其實也發揮相當重要的影響。 ( From : https://etds.ncl.edu.tw/theabs/site/sh/detail_result.jsp?id=094NTNU5493021 )

--------------------------

http://yiliao.yiwangtong.com/deta.asp?id=34822

--------------------------
<杏林漫步>雷公籐 ─ 從斷腸草到治療麻風病內服藥

天一
(http://www.epochtimes.com)
相傳“神農嘗百草,死於斷腸草”。幾千年來,人們對於神農的獻身精神,充滿了敬佩和惋
惜之情。而這個傳說給“斷腸草”也抹上神秘的色彩。

蒲松齡的名著《聊齋志異》中,有篇關於“水莽草”的故事。講述一個姓祝的書生,路途口
渴,巧遇賣茶美麗少女,買茶一杯飲下,頓時腹痛難忍,中毒身亡。原來此茶是用水莽草泡
的。祝生死後,變成了“水莽鬼”。但他不肯找“替身”害人,反而救助了許多中毒之
人。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記載:“莽草,又稱芒草,鼠草。此物有毒,食之令人迷罔,故
名。”生長在滇南者花紅,呼為火把花;生長在岳陽者謂之黃籐。如入人畜腹內,即粘腸
上,半日黑爛,又名“爛腸草”。

湖南岳陽有座“黃籐嶺”,漫山遍野長著雷公籐。當地人輕生時,只需服下六、七枝雷公籐
的嫩芽,就魂歸西天。十幾年前,有位被麻風病折磨得痛不欲生的青年,特地找到此山,採
了一把雷公籐,煎服一碗,想以此了結生命。不料服後上吐下洩,昏睡了一天,不但沒有
死,反而全身輕快,病痛去了大半。這個“絕處逢生”的故事傳到某麻風病防治院,醫生因
此受到啟發,於是試用雷公籐煎劑內服治療麻風病,獲得成功。

據考證,黃籐即雷公籐。它做為內服藥,只有很短的歷史。

──轉自《正見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