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具有人道的關懷,一位像中醫的西醫,一位會完整看到一個人,而不只有病或局部器官,能考慮到身心靈各層面的"大醫".

■奧立佛‧薩克斯說──
我的工作,我的生活,都是與生病的人為伍──然而病患和他們的病況,促使我去思想。若非在這種環境當中,我可能不會想得這麼深。見到這麼多的疾病,讓我不得不發出與尼采同樣的問題︰「談到疾病,我們豈不是幾乎都曾偷偷地問自己,沒有疾病,我們還活得下去嗎?」我也被迫將疾病所引發的問題,視為自然中的基本原理。我的病人不斷促使我去問問題,而我的問題,也常常將我帶到病人那裡──所以,接下來的故事和研究,存在著一個接一個的進行式。

■化病歷為故事──研究是必要的,為什麼還要講故事、談病例呢?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提出了病史的觀念,認為疾病從發病到症狀最厲害或最危險的階段,以至於快樂的痊癒或不幸致命,這中間乃是一個過程。他因此引進了病歷,也就是對於疾病自然發展過程的描述或呈現──「病理」(pathology,譯注︰字源有「途徑、過程」的含意)一字當初的意義,恰如其分地表達了這個觀念。疾病史也是自然歷史的一種形式──但它告訴我們的不是一個人和他的歷史;病史毫不涉及患者本身,從中我們看不到這個人面對疾病,奮鬥、求生的經驗。在狹隘的病歷中,並無「主體」;現代的病例史,提到患病的主體時,只是一筆帶過(「第二十一對染色體白化症女性」),簡單一句話,可以用在人身上,也可以拿來形容老鼠。要恢復人做為中心主體──承受痛苦、折磨,與疾病抗爭的那個人──我們必須加深病歷的深度,使其成為一篇敘事或故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病人」又看到「病症」,看到一個真實的人、一名病患與疾病的關係──與肉體的關係。

奧立佛‧薩克斯(Oliver Sacks)
生於英國倫敦,一九六O年來到美國;在紐約行醫,專長為神 經醫學;同時他也擔任愛因斯坦醫學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的神經學教授。1974年出版了《睡人》一書,廣受大眾矚目,之後該書也拍成風靡全球的電影「睡人」;其後陸續出版了《單腳站立》(A Leg to Stand on)、《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A Man Who Mistook His Wile for A Hat)、《看得見的聲音》(Seeing Voices ),以及《火星上的人類學家》(An Anthropologist on Mars),本本備受好評,薩克斯也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的常勝作家。他擅長以紀實文學的形式,以及充滿人文關懷的筆觸,將腦神經病人的臨床案例,寫成一個個深刻感人的故事,因而被書評家譽為本世紀難得一見的「神經文學家」。

【相關作品】
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
火星上的人類學家
睡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