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各位好友繼續來批評指教

目前分類:經方讀書會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輔行訣》抄本彙集的重要意義
□ 錢超塵 北京中醫藥大學 
  《輔行訣五臟用藥法要》(下簡稱“輔行訣”)舊題“梁華陽隱居陶弘景撰”。《南史》卷76陶弘景(456~536)本傳云:“性好著述,尚奇異,顧惜光景,老而彌篤。尤明陰陽五行,風角星算,山川地理,方圖產物,醫術本草,著帝代年曆”,“所著《學苑》百卷、《孝經》《論語》集注、《帝代年曆》、《本草集注》、《效驗方》、《肘後百一方》、《古今州郡記》、《圖像集要》及《玉匱記》、《七曜新舊術疏》、《占候》、《合丹法式》,共秘密不傳。及撰而未訖又十部,唯弟子得之。”《隋書•經籍志》主據梁阮孝緒《七錄》而撰,“隋志”無“輔行訣”名,則《七錄》亦未著錄。然據陶氏本傳云“唯弟子得之”語,或“輔行訣”為弟子所得而遞相傳承歟,卷中所引人名皆漢末至梁前著名醫家,“山林隱居”與陶氏經歷合,則舊題“華陽隱居陶弘景撰”疑非出於依託也。
  “輔行訣”一卷原藏敦煌藏經洞,1908年3月法國伯希和率法國中亞探險隊闖入敦煌,對藏經洞瘋狂劫掠,經卷精華,席捲而去,所著《伯希和西域探險記•敦煌藏經洞訪書記》(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對劫經事有所自白。據傳守洞道士王圓籙為伯希和所劫經卷裝箱時,趁其不備暗藏《輔行訣》,1918年售予河北省威縣張渥南,珍藏於家,遞傳至其孫張大昌,原卷毀于“文革”,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事業不可彌補的損失。幸有張大昌弟子傳本尚在,基本保存了“輔行訣”主體面貌。
  “文革”期間張大昌先生將“輔行訣”抄本寄贈中國中醫研究院,引起著名中醫文獻學家王雪苔、馬繼興先生高度關注,幾經尋訪,王先生得到兩個傳抄本,收錄於1988年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敦煌古醫籍考釋》,馬先生得到三個傳抄本,收錄於1998年江蘇古籍出版社《敦煌醫藥文獻輯校》,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極大關注,迫切希望獲得更多抄本研究之。“輔行訣”不僅對臨床有重要啟發,而且對研究中醫文獻亦有巨大意義。張仲景《傷寒論》所勤求博采之古書從“輔行訣”裏能夠得到答案,確證張仲景主據《湯液經法》而成書;“輔行訣”引用《湯液經法》方劑多首,《湯液經法》著錄於《漢書•藝文志》,確證我國方劑學至遲在西漢已臻成熟,等等。這些重要學術思想均可從《輔行訣》中探討出來。
  最近由學苑出版社出版的《<輔行訣五臟用藥法要>傳承集》,收錄張大昌入室弟子及私淑弟子抄本凡21本。對獻出抄本者,《輔行訣五臟用藥法要傳承集》各具抄者姓名,不用甲乙代稱,簡介抄錄簡況,以存歷史真實,這既是對抄錄者之尊重,亦為後續考證者提供線索。關於各本抄錄時間,以抄本附注之抄畢時間為據,無抄錄時間者,則以有據可考之事為參照條件詳細研判其大致抄錄時間,對無法研判抄錄時間者則言“不詳”。
  綜觀各本,文字繁簡每有不同,相異之處,多出於張大昌先生增補。增補原因,不是有意作偽。大昌先生中醫學養頗為深厚,既精中醫文獻,亦精中醫臨床,每根據臨床心得或古籍所載與《輔行訣》參照,認為有當補當正處輒補之正之,或研究《輔行訣》及課徒時有所發現而增改字詞,所以這21個抄本字詞甚至段落,每有不同。如,收于《敦煌醫藥文獻輯校》的大小勾陳湯、大小螣蛇湯已確證為其增補;抄本中的表格亦為其增補,所謂雕琢愈細,愈失其真;有的抄本有“補文”、“更補文”,有的抄本則無,大昌弟子對這類文字是否為敦煌原件所固有,意見頗為分歧,有人謂“有”,有人說“無”;有的抄本有金石方,有的抄本則無,是否為原卷所有,讀者亦有不同意見。至於1974年張大昌筆錄本中的“經云:心為帝王,精神所舍,其藏堅固,邪不能客,客之則傷心。心傷則神去,神去則身死矣。又手心主是動則病,手心熱,肘臂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澹澹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是為心實者。脈所生病者,則煩心心痛,掌中熱”等等文字,以及1977年前張大昌筆錄本殘卷後附之“小湯加減例”,包括小補湯加減例和小瀉湯加減例等,亦當為張大昌先生所修潤增補。《輔行訣》原卷有小補湯加減例,但沒有“七加減者應七曜”的嚴密對應格式。中國中醫研究院前院長王雪苔先生對增補現象曾提出意見,大昌先生亦表示接受,無奈在弟子多個抄本中已經作了增改。
  《輔行訣》是中醫臨床與中醫文獻極為寶貴的財富,追尋它的原貌雖然當今已經不可能了,但是可以通過這些傳抄本運用校讀法,從語言特點、某些中醫理論出現的時代先後以及文史哲醫多種知識進行綜合考察,一點一點地鑒別考證,找出何者為敦煌原卷所固有,何者為大昌先生所後增,儘量尋找出接近敦煌原卷的文本來,對於中醫文獻及臨床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彙集21個抄本結集成冊,目的也正在此。
  據知還有一些抄本保存在個人手裏。我們希望這些同志珍重這些抄本,切勿散失,使它們早晚有一天成為中醫界共同財富。
  中醫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大好發展機遇,回顧往昔,使人增加信心,增長智慧;展望未來,使人眼界開闊,步伐堅定。在我們閱讀《輔行訣》抄本的時候,對於中醫的悠久歷史和廣闊發展前景,愈加信心百倍。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余秋雨 

轉載自:《文化苦旅》道士塔
                   一 

  莫高窟大門外,有一條河,過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著几座僧人圓寂塔。塔呈圓形,狀近葫蘆,外敷白色。從几座坍弛的來看,塔心豎一木樁,四周以黃泥塑成,基座壘以青磚。歷來住持莫高窟的僧侶都不富裕,從這里也可找見證明。夕陽西下,朔風凜冽,這個破落的塔群更顯得悲涼。 

  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較近,保存得較為完整。塔身有碑文,移步讀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個王圓錄〔此字應為:竹字頭下面加錄--輸入者注〕! 

  歷史已有記載,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我見過他的照片,穿著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是那個時代到處可以遇見的一個中國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農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几經轉折,不幸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著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他從外國冒險家手里接過极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卷,歎息一聲,走到放大机前。 

  完全可以把憤怒的洪水向他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泄也只是對牛彈琴,換得一個漠然的表情。讓他這具無知的軀体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會覺得無聊。 

  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一位年輕詩人寫道,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凄艷的晚霞。那里,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 

  二 

  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圣地,怎么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化都到哪里去了,他們滔滔的奏折怎么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其時已是二十世紀初年,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醞釀著新世記的突破。羅丹正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雷諾阿、德加、塞尚已處于創作晚期,馬奈早就展出過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們中有人已向東方藝術投來歆羡的目光,而敦煌藝術,正在王道士手上。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里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他對洞窟里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著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裝上一個長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農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儿空气干燥,一會儿石灰已經干透。什么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淨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順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來算去,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這几個吧,他達觀地放下了刷把。 

  當几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塑雕就顯得過分惹眼。在一個干干淨淨的農舍里,她們婀娜的体態過于招搖,她們柔美的淺笑有點尷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個道士,何不在這里搞上几個天師、靈官菩薩?他吩咐幫手去借几個鐵錘,讓原先几座塑雕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賴,才几下,婀娜的体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听說鄰村有几個泥匠,請了來,拌點泥,開始堆塑他的天師和靈官。泥匠說從沒干過這种活計,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點意思就成。于是,像頑童堆造雪人,這里是鼻子,這里是手腳,總算也能穩穩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們刷白。畫一雙眼,還有胡子,像模像樣。道士吐了一口气,謝過几個泥匠,再作下一步籌划。 

  今天我走進這几個洞窟,對著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我几乎不會言動,眼前直晃動著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嘩?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 

  三1900年5月26日清晨,王道士依然早起,辛辛苦苦地清除著一個洞窟中的積沙。沒想到牆壁一震,裂開一條縫,里邊似乎還有一個隱藏的洞穴。王道士有點奇怪,急忙把洞穴打開,呵,滿滿實實一洞的古物! 

  王道士完全不能明白,這天早晨,他打開了一扇轟動世界的門戶。一門永久性的學問,將靠著這個洞穴建立。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將為這個洞穴耗盡終生。中國的榮耀和恥辱,將由這個洞穴吞吐。 

  現在,他正銜著旱煙管,趴在洞窟里隨手撿翻。他當然看不懂這些東西,只覺得事情有點蹊蹺。為何正好我在這儿時牆壁裂縫了呢?或許是神對我的酬勞。趁下次到縣城,撿了几個經卷給縣長看看,順便說說這樁奇事。 

  縣長是個文官,稍稍掂出了事情的分量。不久甘肅學台葉熾昌也知道了,他是金石學家,懂得洞窟的价值,建議藩台把這些文物運到省城保管。但是東西很多,運費不低,官僚們又猶豫了。只有王道士一次次隨手取一點出來的文物,在官場上送來送去。 

  中國是窮,但只要看看這些官僚豪華的生活排場,就知道絕不會窮到籌不出這筆運費。中國官員也不是都沒有學問,他們也已在窗明几淨的書房里翻動出土經卷,推測著書寫朝代了。但他們沒有那副赤腸,下個決心,把祖國的遺產好好保護一下。他們文雅地摸著胡須,吩咐手下:“什么時候,叫那個道士再送几件來!”已得的几件,包裝一下,算是送給哪位京官的生日禮品。 

  就在這時,歐美的學者、漢學家、考古家、冒險家,卻不遠万里、風餐露宿,朝敦煌赶來。他們愿意賣掉自己的全部財產,充作偷運一兩件文物回去的路費。他們愿意吃苦,愿意冒著葬身沙漠的危險,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殺的准備,朝這個剛剛打開的洞窟赶來。他們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煙,而中國官員的客廳里,也正茶香縷縷。 

  沒有任何關卡,沒有任何手續,外國人直接走到了那個洞窟跟前。洞窟砌了一道磚、上了一把鎖,鑰匙挂在王道士的褲腰帶上。外國人未免有點遺憾,他們万里沖刺的最后一站,沒有遇到森嚴的文物保護官邸,沒有碰見冷漠的博物館館長,甚至沒有遇到看守和門衛,一切的一切,竟是這個肮髒的土道士。他們只得幽默地聳聳肩。 

  略略交談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品位。原先設想好的种种方案純屬多余,道士要的只是一筆最輕松的小買賣。就像用兩枚針換一只雞,一顆鈕扣換一籃青菜。要詳細地复述這筆交換帳,也許我的筆會不太沉穩,我只能簡略地說:1905年10月,俄國人勃奧魯切夫用一點點隨身帶著的俄國商品,換取了一大批文書經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疊子銀元換取了二十四大箱經卷、三箱織絹和繪畫;1908年7月,法國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銀元換去了十大車、六千多卷寫本和畫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難以想象的低价換取了三百多卷寫本和兩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來,仍用一點銀元換去五大箱、六百多卷經卷;…… 

  道士也有過猶豫,怕這樣會得罪了神。解除這种猶豫十分簡單,那個斯坦因就哄他說,自己十分崇拜唐僧,這次是倒溯著唐僧的腳印,從印度到中國取經來了。好,既然是洋唐僧,那就取走吧,王道士爽快地打開了門。這里不用任何外交辭令,只需要几句現編的童話。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車,又一大車。都裝好了,扎緊了,吁--,車隊出發了。 

  沒有走向省城,因為老爺早就說過,沒有運費。好吧,那就運到倫敦,運到巴黎,運到彼得堡,運到東京。 

  王道士頻頻點頭,深深鞠躬,還送出一程。他恭敬地稱斯坦因為“司大人諱代諾”,稱伯希和為“貝大人諱希和”。他的口袋里有了一些沉甸甸的銀元,這是平常化緣時很難得到的。他依依惜別,感謝司大人、貝大人的“布施”。車隊已經駛遠,他還站在路口。沙漠上,兩道深深的車轍。 

  斯坦因他們回到國外,受到了熱烈的歡迎。他們的學術報告和探險報告,時時激起如雷的掌聲。他們在敘述中常常提到古怪的王道士,讓外國听眾感到,從這么一個蠢人手中搶救出這筆遺產,是多么重要。他們不斷暗示,是他們的長途跋涉,使敦煌文獻從黑暗走向光明。 

  他們都是富有實干精神的學者,在學術上,我可以佩服他們。但是,他們的論述中遺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出來辯駁為時已晚,我心頭只是浮現出一個當代中國青年的几行詩句,那是他寫給火燒圓明園的額爾金勳爵的: 

  我好恨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使我能与你對視著站立在陰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曠野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過去的劍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戰馬遠遠离開遮天的帥旗离開如云的戰陣決胜負于城下 

  對于這批學者,這些詩句或許太硬。但我确實想用這种方式,攔住他們的車隊。對視著,站立在沙漠里。他們會說,你們無力研究;那么好,先找一個地方,坐下來,比比學問高低。什么都成,就是不能這么悄悄地運走祖先給我們的遺贈。 

  我不禁又歎息了,要是車隊果真被我攔下來了,然后怎么辦呢?我只得送繳當時的京城,運費姑且不計。但當時,洞窟文獻不是确也有一批送京的嗎?其情景是,沒裝木箱,只用席子亂捆,沿途官員伸手進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腳又得留下几捆,結果,到京城時已零零落落,不成樣子。 

  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几卷經文?比之于被官員大量遭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想狠心說一句:宁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里!這句話終究說得不太舒心。被我攔住的車隊,究竟應該駛向哪里?這里也難,那里也難,我只能讓他停駐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場。 

  我好恨! 

  四 

  不止是我在恨。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比我恨得還狠。他們不愿意抒發感情,只是鐵板著臉,一鑽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獻。文獻的膠卷可以從外國買來,越是屈辱越是加緊鑽研。我去時,一次敦煌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正在莫高窟舉行。几天會罷,一位日本學者用沉重的聲調作了一個說明:“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說法。這几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 

  中國的專家沒有太大的激動,他們默默地离開了會場,走過王道士的圓寂塔前。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千年傳奇《輔行訣》

——《輔行訣五臟用藥法要研究》讀後

曹東義

 

河北省中醫藥研究院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劈)
上五味,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桂枝本不能發汗,故須助以熱粥。《內經》云︰"谷入于胃,以傳于肺"。肺至皮毛,汗所從出,粥充胃氣以達于肺也。觀此可知傷寒不禁食矣。】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祝味菊先生著作較多。據初步查檢.有《傷寒質難》、《傷寒方解》、《傷寒新義》、《病理發揮》、《脈學舉隅》、《祝氏醫學叢書十種》等。其中《傷寒質難》一書.以師生問答形式爲體例.由祝味菊先生口述.陳蘇生執筆合作完成,全書約10余萬言.爲反映祝先生學術思想之代表作.于1950年出版發行。關於此書出版之動機.祝先生說:“我書之出.不過供治醫者商討研究.初非欲以此變異中醫學.亦非欲自成一家言·與當世賢豪較其長短也。”但因爲有鑒於中西醫的對立“已有數十年了.至今還是劃如鴻溝.互相攻訐.我覺得長此爭論下去.終不會爭出什麽好結果。我們不想空談中西醫的優劣.而想引起彼此間的認識和瞭解.這了社會.爲了學術.我們總該想個辦法·使它們接近.使它們得到一個聯繫的橋梁。”祝先生懷著這樣一個目的.編著出版了《傷寒質難》一書.以期望“能夠引起中醫傾向于科學的趨勢.能夠引起西醫重行檢討中醫的興趣”.從而促使彼此“泯除新舊之成見.合中西醫爲一家”。《傷寒質難》在付梓前曾經陸淵雷先生作文字修潤。陸先生說:“予交祝君久,知其雖工醫.頗不汲汲於著書.既得陳君而著書矣。複不汲汲於印行.今競印行者.誠所謂因緣湊合.非有所勉強也。質難稿初成.予嘗爲之稍潤色。及其砌板,又爲校閱一過。”  

 《傷寒質難》出版後.醫界爲推重。對其學術價值.前賢諸多譽辭。現節錄若干.以爲印證。

徐相任:“是書於工作方面.則兼采新理;於治法方面.貝獨運匠心。開中西溝通之先聲,成古今未有之巨著。”“本書最有力之主張.舉其犖犖大者言之,第一爲體力重於病邪.第二陽氣重于陰血.第三爲以五段代六經.此作者之創獲.亦苦心孤詣之獨到處也。”秦伯未謂是書“雖以傷寒爲名.絕不同于張仲景一家,上而素靈.下而葉吳.均有論及。”章次公論是書:“爲我們找到了新的出路.不但在現階段中西醫間築成了聯繫的橋梁.而且指示著今後醫界研究工作中應努力的方向。”“它是一部新舊思想矛盾鬥爭中的産物.它又是新舊醫學轉變過程中的代表作。”“《傷寒質難》一書,雖然在形式上是討論傷寒.其實已經包括了一般中醫的原則大綱。這裏有很豐富的辨證材料.對於彷徨歧途的中醫,大有啓迪作用。”“這是祝君30年來治學的結晶品。” 

中醫對疾病之認識,相互間存在的差異很大.於外感病尤其如此。往往甲日傷寒、乙日溫病、丙日風溫、丁日春溫。實際上,“所謂傷寒,所謂溫熱.都是一種想像之邪”.對外感病可用熱藥治癒者,遂名寒邪,反之,遂名溫邪。故“邪機之推測.乃從藥效反溯而之。”他說:“寒溫皆非致病之源。”六淫只是一種刺激因素.一種媒介。真正的病原是有機之邪.所以,“六淫外感.著人爲病,邪量不復增加。受寒幾分,便病幾分.只有消散.決不增加.此無機之邪.無繁殖之機也”。無機之邪是無形的.“無形之邪,感而即病者.非六氣之致病,實由體工失調耳”。因六淫造病,有如媒妁然.及其既婚.媒者休也。所以.外感病初起,機體出現反應.是正氣抗邪之反動。醫者只要恰當地維持其合度之抵抗,就可縮短療程,不必強辨其病原爲寒爲溫。根據這種認識.祝先生認爲:外感初起發熱.是機體的自然療能.若用涼藥“清而表之,則正傷而表氣不和”.因爲“一切清()藥皆爲抑制亢奮之用,設非有餘.允宜遠避。故同辛散,偏清則抑正而礙表.若非裏氣之亢者.不當選用辛涼。”雖然“傷寒之成,有形有機之邪爲主因,無形無機之邪爲誘因。”須知“仲景之所謂傷寒,指廣義之外。外感因氣候失常,體工失調而病,不必定有細菌也。”當然,六淫至體工失調,促使細菌繁殖,這種情況在外感症中也是多見的,但是病原菌一般都是從口鼻而入,並非從體表而入。皮膚若非破損.則病菌決無從入。如就邪論,這有機、無機二種情況固當知別。但就治療言.即使是挾有有機之邪.初起亦應先糾正體工之失調.恢復機體自身的抗力,排除機能之障礙.去其病菌之所附依.此時“細菌雖仍在體內,也就不害於宿主。所以.一開始就強分病原屬寒屬溫.又不分有機無機.就用辛涼消炎之法.以爲可以殺菌祛邪.實是揠苗助長。”祝先生認爲:“醫之爲工.能扶正以祛邪也,若抑正以縱邪.是階之爲厲也。”“總之.傷寒正邪相搏,止勝則邪負.邪去則正安。正盛而邪惡微.則病有自愈之理;正盛而處理無方.則邪有稽留之虞。”“夫邪氣消長之機.一以陽氣盛衰爲轉歸.善護真陽者,即善治傷寒.此要訣也。”以上論述.即祝先生在臨床上擅長溫熱扶陽的理論依據。

祝先生在深入研究《傷寒論》的基礎上,用結合臨床實踐所得著成《傷寒質難》一書。提出了諸如邪分有機無機、強調溫熱扶陽外.主張自然本體療法和五段辨病法等觀點,不但很有創見而且有非常的實用意義。尤其是五段辨病理論,創造性地發展了仲景學說。他把六經症候概括爲疾病的五個階段.祝先生說:“吾之所謂六經者.乃代表五種抵抗程式耳。太陽爲開始抵抗.少陽爲抵抗不濟,陽明爲抵抗太過.太陰、少陰同爲抵抗不足,厥陰爲最後之抵抗。一切外感.足以激起正氣之抵抗者,皆不出此五種階段。此吾研究之創獲.敢謂前所未有也。”確實是極有創造性。

祝先生在自序中也認爲他的理論“對舊醫尚未能消化,對新醫又不夠咀嚼,真所謂是兩面不討好的。尤其是批判時醫的地方,難免有開罪同道之謙.這是我萬分抱歉的,但是我又不能作違心之論,只能請他們多多原諒了。”這當然是祝先生的謙遜之辭.但《傷寒質難》一書.不循規蹈矩,敢於獨抒己見、開拓學術新風的精神,在開展百家爭鳴、推動中醫發展諸方面都是非常有裨益的。

祝味菊先生以溫熱扶陽爲診療特色的臨床風格在近代中醫史上是很有影響的。他的《傷寒質難》更是敢於挑戰傳統理論,不怕得罪近賢,敢於開拓創新.啓迪後學的傳世佳作。尤其由祝先生創立的邪分有機無機、五段辨病學說、自然本體療法等學術主張,迄今仍有著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價值。
出處:
http://www3.blog.163.com/push/-02Ie-ead_o1-0-5x.html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桂林古本之發現與印行

  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係黃竹齋先生於1934年抄得桂林名醫羅哲初珍藏其師左盛德1894年(清光緒20年)所授白雲閣藏本《傷寒雜病論》,1939年校刊公世 ,故又稱白雲閣本 。

  目前印行之桂林古本有二 ,一為 1980年由黃竹齋高足米伯讓先生補刻三頁書版(勘誤表),由陝西中醫藥研究院依原黃竹齋所刻之白雲閣藏本版重印二百部。另一為廣西人民出版社 1960年出版之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1980年 7月改豎排為橫排再版 ,為簡體字版 。

  關於桂林古本之來源,如原抄本左盛德於光緒二十年之序 :「余聞吾師張紹祖先生之言曰:吾家傷寒一書 ,相傳共一十三稿 ,每成一稿,傳抄殆遍城邑,茲所有者為第十二稿,餘者或為族人所秘,或付劫灰,不外是矣 。叔和所相傳為第七次稿。」張紹祖自言是仲景的四十六世孫,雖承家學,不以醫名,張紹祖將祖傳手抄本《傷寒雜病論》十六卷傳予左盛德 ,而左盛德又傳給了羅哲初 。羅哲初是廣西近代著名中醫,三十歲始隨左盛德專習醫理。1934年羅哲初結識了陝西名醫黃竹齋,羅遂將其師左盛德於光緒年間傳授給他的第十二稿《傷寒雜病論》十六卷原稿抄本之首冊見示於黃。黃如獲至寶,當即將左盛德所作的序文和目錄再抄一遍,返滬登載於《光華醫學雜誌》。1935年黃、羅又共事於南京中央國醫館,羅任編審,黃即在此時將該書全部抄繕成副本帶回陝西 ,於1939年由張伯英將其副本刻版而成白雲閣本。

  「中醫整合研究小組」於 1986刊行之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加上各篇之標號及索引以便查閱,帶動臺灣中醫界研習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現該本已無存書,特此提供PDF版本之電子書以供同道下載研究學習。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