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说中医/中医新课堂丛书 
青禾學醫記 認識中醫的十七堂課
作者:張大明
出版社:相映文化
出版日期:2006 年 10 月 14 日

(轉自中醫藥論壇,原作者知白守黑:http://www.tcm369.com/vb/showthread.php?s=0f1612bd4f3681a4d8a08629009a2812&threadid=3059&perpage=5&pagenumber=1)
 
題解
“ 小說中醫”,有二層意思,一是以小說形式普及中醫,二是與“大而全”相對,小說者,小小說之也,意即所說僅為博大精深中醫之一小部分,說我力所能及,能以小說形式表現的那一小部分,猶如海邊拾貝,林中摘葉,管中窺豹而已。
以小說形式普及中醫者,有明堅(上海中醫藥大學柯雪帆教授)在先。所著《醫林掇英》一書,以其師之醫案為素材進行藝術加工,文達理透,讀之如同侍診於大師之側。其文筆清雅流暢,有江南才子之風韻。故風行一時,遠及東瀛。我有幸作為其最後六回的責任編輯,瞻其手稿,崇其才氣,雖欲效法,然自忖自才,先自氣餒,未敢動筆。然在全球化的洶洶浪潮中,中醫現已成為現代社會文化之一孤島,急需普及,故不揣才低文陋,勉為其難,嘗試寫之。然未曾自信,未敢公之,雖師友之間,亦罕傳閱。
一日,重讀《溫病條辨》,其序中有“如拯溺救焚,豈待整發束發”之言,觀今中醫之危,或如溺如焚,此作公之於眾,雖然淺陋,或有微功,“知我罪我,一任當世,豈不善乎?”
敬請各位網友對拙作不吝賜教,雖一字一詞之教,我亦當拜受其賜。


趣說醫理又何妨——評張大明的新作《小說中醫》
中華中醫藥學會 溫長路

中醫如何與“小說”聯系在一起?乍一看張大明先生的新作,我不無迷惑。待披閱全書,疑問便迎刃而解了。作者在自序中寫道:“《小說中醫》,有二層意思,一是以小說形式普及中醫,二是與‘大而全’相對,小說者,小小說之也,意即書中所說僅為博大精深中醫之一小部分。” 以小說形式表現中醫藥,上世紀七十年代柯雪帆教授開風氣之先,其所著病案小說《醫林掇英》,風行一時,遠及東瀛,獲優秀科普作品獎,可見此種形式頗受歡迎。然自此以後,中醫科普作品雖然不少,而以小說形式者至今鮮見。張大明先生既是中醫專家,又是資深的中醫期刊編輯,並注重的文學修養、兼習書畫篆刻,(本書的封面、版式亦是張大明先生設計)他結合自己的實踐和創見寫成《小說中醫》,作為“中醫新課堂叢書”之一,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是為空谷足音,見之而喜,故樂為之評。 小說語言典雅而不失風趣,師生對話,時有妙語。書中結合病案,廣征博引,以中醫學為主線,結合西醫學、心理學,乃至文學、史學、哲學等多學科的知識來喻醫說理,循循善誘,使得全書既具有難得的趣味性,可讀性,而又不失其嚴謹性,引導讀者在輕松的氣氛中學醫悟巧,避免了學術讀物單調枯燥的缺陷,如同“手把手”地帶教,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醫學與文學的融合。而如果只將此書看成中醫普及讀物,只是將已有的知識普及化而已,則未免有失公允。這是因為,小說僅是一種表現形式,作者借此來表現中醫的深刻內涵,寓學術於情節之中,趣味盎然而絕不淺俗,通俗易懂而頗多見地,如對中藥理論的認識、對辨證施治的表述、對醫易關系的探討、對經典學習的見解等,均有作者對中醫學術的發揮,許多思想具有前沿性。我認為,其中的許多章節都是以小說形式寫成的論文,章頭句尾都反映出作者的良苦用心。 《小說中醫》雖然是寫的是跟師抄方實習,但又非單純的病案小說,正如從書主編劉觀濤先生在“中醫新課堂叢書”總序中所言:“特別要指出的是,作者並沒有拘泥在臨床技巧這一層次,而是時常借此將讀者帶到中醫之道的大境界,通過中西醫學及中西方文化的比較,引導讀者從較高的層次俯瞰兩大醫學體系,開闊了讀者的視野,可使讀者從東西文化差異的角度,更為深刻地理解中醫學的文化底蘊、中醫學的思維方法、中醫學特色之所在,這皆有助於從根本上、從實質上理解中醫臨床思路,意識到中國傳統文化這只無形的手對中醫臨床的統攝指導作。” 在全球化日趨逼近的浪潮中,挑戰和機遇同時擺在了中醫學科的面前,如何傳承和發展這一中華瑰寶,讓她更有效地服務於人類的健康事業,亟待得到人們的回答。張君此著,正當其時,開一家之言,抒赤誠之見,頗具意義。聯想到近期中醫界新作連連、新意頻出,不禁讓人興奮不已,喝罷“雞湯”讀“小說”,習過病案溫醫經,文化復興在中醫領域裡真的興盛起來了! 仔細品味《小說中醫》,我越發有愛不釋手之感。作為中醫愛好者、中醫院校學生的普及讀物,她可以悄然使人們與中醫靠近;作為高層次專業人員的欣賞作品,她能給人以有益的啟發和思索。淺者可得其淺,深者則得其深,是一本難得的好書也!

中時部落格-開卷部落格-小說試讀本:青禾學醫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