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感謝"紐約媽媽"提供的意見,我相信這些看法也反應出大眾對中醫普遍的想法,
應該很具有代表性,至少在我接觸中醫以前也曾抱有如此相同的想法。

以我思辨的過程來回應,就事論事的來討論,也許不太成熟,但我願意提供
出來給大眾參考!以達拋磚引玉之效。有些說法不是針對"紐約媽媽"而言,
是有感而發,如有不敬之處尚請見諒。

我前文提到可預期性和可重複性的問題﹐不是懷疑中醫的醫道本身﹐而是
認為這是中醫無法成為主流的一個阻礙。就以之前肺炎的例子來說﹐看西
醫的結果大概十個有九個半就是給抗生素應急﹐然後留下一堆亂七八糟的
後遺症(給他五十分好了)。看中醫呢﹐(我個人的猜想﹐以目前的狀況看
來)大概十個裡面有三個高手﹐可以治好病人﹐(一百分﹗)有五個會叫你
先去吃抗生素﹐再回頭來慢慢調養﹐(搞不好還是先吃了一堆沒用的中藥
﹐病情更嚴重了才推去給西醫﹐給四十九分好了)﹐剩下兩個是江湖術士
﹐治不好病人還不承認﹐碰到這種人﹐可能會送命﹐零分。

可以從幾個層面來討論:
1.關於可預期性和可重複性的問題
這是一種科學神話的理想,是實證主義時代的產物,批評這種神話的新理論很多,
屬於科學哲學的範疇,有興趣可以找相關書籍來看。
如果實驗的對象是生物更不可能達到,後來科學的發展通常以機率的概念來解決,
所以有統計學的產生來為此目的服務。

舉例來說:雖然我觀察太陽每天都從東邊升起,但是我還是不能肯定的下結論說,
明天太陽一定100%就會從東邊升起。因為有可能明天太陽不升起了,有這可能嗎?
當然有,且必須考慮進去,這就是科學的精神。

連太陽運行這種恆古不變的事,都不能掛保證,對於會跑會動的人,影響因素又更多,
作幾次試驗,就開始大膽預測與控制,在實驗室以細胞組織或動物作實驗,沒有任何
兩次的實驗結果會100%一樣,所以必須用統計的方法作回歸運算,得出的結果在誤差
區間之內,就稱為有重複性。

2.如果瞭解西醫,也做過相關科學研究的人,就一定會認同我的話,拿一個沒有任何醫學
可達到的標準來說中醫不科學,不是無知就是另有目的,中醫無法成為主流是因為權
力鬥爭的關係,所謂主流非主流是很政治性的,只要主導政策的幾個人決定就定局了,
政策決定我們該看西醫,廣告告訴大眾感冒該吃斯斯、普拿疼,這就是所謂的主流醫學,
我繳的健保費從來都沒用過,不是我不生病,而是找不到我要的服務,當然很多人沒
意識到這個問題,反正生病看醫生,以為西醫都很科學,但是有人去探討治癒率的問題嗎?
減掉病人自癒與安慰劑效應,西醫的治癒率是多少?

如果連從科學發展起來的西醫都無法要求可預期性和可重複性,要求中醫有意義嗎?
西醫的科學性是在可預期病無法治好,只有三年存活率的可重複性,這樣的科學性有意義嗎?
其實這些討論都是不懂醫學的人被騙還不自知的可悲處境!

3.中醫無法成為主流,是利益鬥爭下的結果,因為中醫背後沒有龐大商業利益作後盾,
這才是真正的原因,沒有錢作研究,怎麼會有包裝漂亮的科學數據呢!科學數據也許不假,
但是下結論卻很有巧門,說20%成功率與80%失敗率其實背後的意義是一樣的,說80%吃了有
副作用,新藥胎死腹中,但是說有20%成功率新藥就能上市,在擁有龐大商機的利誘下,
研究人員會怎麼說呢?等新藥上市時,消費者要保佑,自己的機率都落在20%中,
可是很不幸的,偏偏都落在80%之中,要這樣的可預期性和可重複性有意義嗎?

4.如果吃抗生素應急會好的病,不吃藥也不會死,反倒是留下一堆亂七八糟的後遺症,
如果抗生素真的能應急,那應該所有可用抗生素應急的病都不會致死才對,
這個邏輯用來檢驗中藥也適用。可是抗生素好像真的都有效果出現,因為用藥體
內病菌減少了,但是對人體的毒害更大。這個推論無法去實驗,但是由低下的治
癒率與抗生素的濫用去推估可以間接證實此一論點。

其實這又牽涉到疾病觀的預設,西醫預設病原菌是生病的原因,但是中醫卻預設
濕熱生蟲,是因為身體生病了,蟲才會繁殖,所以治濕熱,不治蟲。這種南轅北轍
的認知,如果認為西醫的說法對,那中醫應該治不好病,但是奇怪的是,
中醫理論指導下的治療好像也能把病治好,這為什麼呢?

如果硬要中醫科學化,接受西醫預設病原菌是生病的原因,那中醫該如何處方呢?
也用些有毒性的藥物來殺菌,這樣行的通嗎?

-------------------
如我之前所舉的麥當勞之例子﹐病人就像一個在陌生國度的旅人﹐他的心
情是很惶恐無助的﹐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要如何判別各種醫療訊息更
不是一般人所能負擔。為了避免碰到那兩個江湖術士﹐我想大部分的人會
放棄那百分之三十的找到中醫高手的可能﹐無奈的去看那五十分的西醫﹐
並且越危急的時候這種現象會越明顯﹐因為病人和家屬承擔的風險會更
大。人對不可知﹐不可預期的事﹐會有很大的恐懼﹐即使你說那是非理性
的恐懼也好﹐但人性就是如斯。化療很恐怖﹐可是西醫把這些東西都攤在
你面前了﹐要不要用這些毒藥是你家的事。我想中醫如果不能提高本身的
可預期性﹐很難成為大多數人主要的醫療選擇。但是中醫有可能像西醫
(麥當勞)一樣﹐從學院裡訓練出一批規格一致的產品(醫師)﹐而又保存住
傳統中醫的精神嗎﹖我還蠻懷疑的。

所舉的麥當勞例子其實是不恰當的,在陌生國度的旅人至少有關於"吃的知識",
吃麥當勞至少能填飽肚子(此為主要目的),但是病人卻沒有任何
正確"處理疾病的知識",吃西藥不能治癒疾病(此為主要目的),
既然不能達到目的,何必多此一舉呢?

一台電視,如果不能收視(此為主要目的),設計得再精美,多麼的具科學性,
還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電視的主要目的是要能收視,醫學的主要目的是要能治病。

學院裡有可能訓練出一批規格一致的產品(醫師)嗎?就算是西醫也不可能,西醫的素質
(就掌握醫學技術而言),也是參差不齊,看個人用功與努力的程度而定吧!

西醫是否真如我觀察到的那麼差呢?見仁見智,如果有人要反駁我,請先去觀察過,
我的所言,都是我觀察與研究後的結論,也許有偏頗,但也是我親身觀察到的事實,
有些人沒親身去觀察就好唱高調,盲目崇拜西方科學,這種不科學的態度是不可取的。
偏偏就是有很多不懂科學又愛把科學捧得很高的人,得到博士學位就以為是真理的化身,
可以批評一切,如果得諾貝爾獎了,就更自以為無所不知了,這樣的人太多了!

找十個中醫裡面有三個高手,我想這太高估了,不符合您的親身經歷,至於傳統中醫
的精神也不見得都好,不知您指的"傳統中醫的精神"為何?

至於"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要如何判別各種醫療訊息",以您們夫妻兩的知識水平,
如果不相信中醫也就罷了,如果相信的話,要學習根本不難,非不能也,不為也。
我之前發表的文章,就一直圍繞這個主題,從不同面向提供各種理解中醫的可能,
如果不嫌棄的話,可以往前回溯閱讀。

其實中醫的可預期性和可重複性都滿高的,至少到目前為止我的經驗一直支持這個推論,
因為2000年前的藥方與疾病演變的預測,即使在今天仍然可以預期與重複,
歷代的醫書也一直紀錄著這樣的可預期性和可重複性,會認為中醫的可預期性不高,
是因為沒有深入研究的結果,還是回到我之前說的,差別很大﹐不是中醫學術本身的問題,
是醫生素養不夠的問題,要徹底解決是不可能的,因為好逸惡勞是人性,
政策與學界又不鼓勵,還是只能靠為醫者的良心與努力的程度了!

-------------------
上面所說的還只是從病人的角度出發。另外中醫要想在醫療界和西醫分庭
抗禮﹐大概也免不了要能證明自己更“科學”的這條路。游戲規則就是這樣
嘛﹗除非你不玩這盤棋﹐那就只能永遠處在另類療法的地位。
我覺得其實這個預設和中醫的醫理﹐其實並不違背啊。所謂不同人受同樣
病毒感染﹐反應會不同﹐其實還是因為各種條件不同。如果真要用西方科
學的那套方法慢慢爬梳理出頭緒﹐恐怕那背後的條件可能有幾十幾百個﹐
光要搞清楚治感冒怎麼治大概就得花個幾十年了。我先生說科學就是這麼
笨的東西﹐沒有辦法﹗但真要中醫科學化就得這麼搞。應該說是西方科學
這個容器太小了﹐根本容納不了中醫的智慧﹐我們的老祖宗很聰明﹐不往
這個框框裡鑽。(您沒看錯﹐我先生是不信西醫的,並且認為中醫科學化只
會訓練出一堆中皮西骨的庸才。他的名言就是這世界上除了細菌感染以外
﹐沒有一種病是西藥可以治得好的。可是要推廣中醫讓大家接受又不能不
科學化﹐無解的難題.......﹖﹖﹖)

至少在我生活周遭,中醫已戰勝西醫,我也沒有向他們證明過中醫有何
“科學”之處,中醫已成為主流療法,至於中醫科不科學,至少以我作
了十年科學研究的工作經驗為基礎來檢驗中醫,剔除掉一些糟粕中醫後,
好像大部分還沒有什麼不科學之處。科學只是一種宣傳包裝的形式,
只要有利可圖,中醫馬上會變的很“科學”的。

如果要成為社會上的主流醫學,因為目前遊戲規則都是學西醫的人定的,
愛怎麼定,就怎麼定,要玩贏他們可能很難!

至於要搞清楚感冒怎麼治,不用花個幾十年啦!傷寒雜病論讀懂就可以了,
科學只是人類認知事物的一種思維模式而已,如果所有的東西都要科學化,
沒有一件事作的成,有誰先將吃飯這件事科學化了才吃東西的,
麥當勞出現以前,人類都不吃不喝嗎?都沒人賣吃的東西嗎?
如果不放下科學的意識型態,當然是無解的難題,
但是放下後,就海闊天空了,科學化的問題留給科學家與企業家,
身為病患重要的是能治好病就好了。

西醫的知識我都學過,其實滿多也都不科學的,還不是賣的很好,
以阿斯匹林為例,用了幾百年了,最近才將生理機制研究出來,
在此之前還不是每個人都在吃,有誰敢說這不科學的,
有興趣的話買本藥理學與上市藥的藥典對照,是不是所有的都很科學就很清楚了!
還是那句老話,科不科學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治病。
如果中醫很科學了,但是不能治病有意義嗎?

-------------------
感冒時不吃藥﹐讓身體自然痊癒﹐算是好方法嗎﹖

這要看情況,我在啞科(一) 有討論過這個問題:
藥物是輔助功能而已,吃完藥必須活力如常,如現倦怠,
表示正氣已傷,感冒症狀消除,只是潛伏回身體中,日積月累,
變成將來重病與癌症之因。

40 c 以上:劇烈疾病,必須用藥。
39 c - 40 c:高燒,邪勝於正,可用藥以助正氣。 (104.0 F)
38 c - 39 c:正常發燒,體力尚可與疾病對抗,可不用藥。(102.2 F)
37 c - 38 c:低熱不消,屬脾虛,免疫力虛弱族群。 (100.4 F)
37 c 以下:必須活力尚可才屬正常,如倦怠表示正氣不足。 ( 98.6 F)

-------------------
我兒兩歲前感冒從不吃藥(因為我很討厭吃藥﹐中西藥都一樣)﹐當時覺得
他身體很好﹐感冒通常過個幾天就好了﹐症狀也不嚴重。
結果兩歲多有一次感冒時忽然開始氣喘。現在回想不知是否之前幾次感冒種下的病根。

要下這樣的結論可能很困難,只要吃錯一次藥(不論中西藥)都有可能造成氣喘的結果,
打點滴、疫苗也都可能是造成體虛無力癒病之因。如果都沒吃過任何藥物(好像不太可能?),
讓身體自癒的先決條件,是身體原本很健壯(身處現代可遇不可求),回復良好,
自然無後遺症,其實現代文明病過敏症,可以看做是感冒未痊癒之徵,治療還是當感冒來治,
唯有過敏症狀全無,才可稱為痊癒。氣喘可當作是感冒病邪傳變後的表現出來的症狀,
與之前的舊病有可能有關,也可能無關,要看個案,無法簡單下結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