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的科學教育是失敗的,因為急功近利的心態,只求速效,結果是把科技當科學,
把五四運動時期過時的實證主義觀念,捧的高高的,用來作為爭權奪利的工具。
個人從事科學研究多年,總覺得有些盲點,及至研讀到一些科學史與科學哲學方
面的書籍才恍然大悟,台灣的現代化不徹底,還停留在歐美早期實證主義的思潮
影響下,而實證主義謬誤百出,早已被後實證主義取代,而實證主義的觀點就是
認為自然科學的發展方向應該不受限制、引導與任何人為參與,要純粹的客觀,
但是歷史明證,實證主義被淘汰了,因為謬誤太多,而台灣要在全球的競爭中勝
出,思維要先提升,首先要體認出”證據到那,辦到那裡”的謬誤,而是”辦到
那裡,證據才到那"。後實證主義也被之後的理論不斷修正,所以科學的概念是正
在進行式。如果能引起各位一點興趣,去找這方面的書來看看,因為科學思潮的
轉變,有太多的科學家在討論了,我只是引用他們的觀點而已。

關於知識論與方法論(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可以參考:
黃光國(2001):《社會科學理路》。台北:心理出版社。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17804)

「沒有科學史的科學哲學是空洞的;沒有科學哲學的科學史是盲目的。」

本書作者以為:對於華人學者而言,作為今日世界學術主流的
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是西方文化的產品。當前華人科學研究水準低落的
主要原因,在於華人的科學研究工作者對於西方的科學哲學缺乏相應的理解。
基於此一認識,本書以維根斯坦的語言哲學作為起點,有系統地介紹十七位
西方思想家對於實證主義、後實證主義、結構主義、詮釋學、批判理論的主
要貢獻,希望本書所呈現的觀點能夠成為華人青年學者開展其學術生涯的視
域,為華人社會的科學發展奠下紮實的基礎。

本書的設計,主要目的是希望讀者對於二十世紀以來西方自然及社會科
學哲學的發展,能夠獲致一種「相應的理解」,作為他將來從事研究工作的
「背景領域」。作者認為:在西方國家中,科學哲學和各門學科之發展,存
有一種互為體用的關係。各門學科的發展,變成科學哲學反思想的題材;科
學哲學的發展又能回過頭來,促進各門學科的發展。

科學的哲學可以說是西方文化的精華,是他們建構知識的基礎,是從其
文化內部產生出來的。在西方文化中成長的學者,對於諸如:邏輯實證論、
邏輯經驗論、實在論、實用主義、結構主義、現象學、詮釋學、批判理論之
類的概念,若不是耳熟能詳,最起碼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掌握。然而,對於在
台灣教育體系中成長的學習者而言,諸如此類的概念,卻是一種異質文化的
產品。他們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對於這些概念如果沒有系統系的認識,在閱
讀西文書籍的時候,對於這些概念通常只會有「字典式的理解」或「望文生
義的理解」。他們在作研究的時候,大多是在國外最新的期刊上找尋研究題
目,套用國外的研究典範,沿用外國的理論模式,將外國的測量工具稍加修
改,從事 「複製型」的研究。久而久之,台灣的學術研究便是呈現出「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的特色,整個學術社群也顯得相當的
缺乏創造力。

針對這樣的缺失,《社會科學的理路》一書,有系統介紹二十世紀以來,
十七位西方思想家對於「知識論/本體論/方法論」的主要觀點,其內容包含
兩大部分:
第一部份的實證主義和後實證主義是西方傳統所謂的「科學哲學」,
主要用於自然科學,也有不少社會科學家偏好使用;
第二部分包括:結構主義、詮釋學、和批判理論,主要用於人文社會科學。

第一章 學術生涯的視域

第一篇 維根斯坦的語言哲學
第二章 邏輯哲學論
第三章 語言遊戲論

第二篇 實證主義
第四章 石里克的邏輯實證論
第五章 卡納普的經驗主義
第六章 韓佩爾的邏輯經驗主義

第三篇 後實證主義
第七章 波柏的進化認識論
第八章 孔恩的科學革命
第九章 拉卡托斯的科學研究綱領
第十章 費耶本德的科學無政府主義
第十一章 勞登的研究傳統

第四篇 結構主義
第十二章 李維史陀的結構主義
第十三章 皮亞傑的結構主義
第十四章 傅科的後結構主義

第五篇 詮釋學
第十五章 胡塞爾的現象學
第十六章 海德格的存在哲學
第十七章 高達美的詮釋學

第六篇 批判理論
第十八章 哈柏瑪斯的知識論

第七篇 一個新的起點
第十九章 建構實在論

透過對科學哲學的認識,理解何謂科學,將會發現,中醫的科學性早已存在,
只是沒有人去認識到而已。

若問古代中醫背後有自己獨特的哲學嗎?
答案是肯定的,只是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哲學背景,這些不同的思想都在闡述
同一件事:天地之道。
科學的目的不也是理解天地之道嗎?只是表現的形式與語言不同而已。

漢:道家與儒家、魏晉:玄學、唐:釋家與胡學、
宋:理學、明:易學、清:樸學、民初:科學。

不同的哲學預設,詮釋中醫的方式都不同,產生看似分歧卻饒富生命力的"傳統中醫"。

孫思邈大醫習業:
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甲乙、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步九候、五臟六腑、
表裏孔穴、本草藥對、張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東陽、張苗、靳邵等諸部經方。又須
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並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若不爾
者,如無目夜遊,動致顛殞。
次須熟讀此方,尋思妙理,留意鑽研,始可與言於醫道者矣。又須涉獵群書,何者?若不
讀五經,不知有仁義之道;不讀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讀諸子,睹事則不能默而識之;
不讀內經,則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讀莊老,不能任真體運,則吉凶拘忌,觸塗而生。
至於五行休王,七耀天文,並須探賾,若能具而學之,則於醫道無所滯礙,盡善盡美矣。

孫思邈的本意就是要學醫者掌握住當代的"科學哲學",可惜的是,大多現代的業醫者,
既不明西方的科學哲學,中國文化的思想又不熟悉,徒掌握一些技術而已,
那叫大眾如何敢將生命交付這些不努力的醫者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