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醫給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把脈"這個意象,"把脈"是中醫四診望、聞、問、切中的一診,因此脈診,又稱"切脈"、"候脈"、"把脈"或"診脈"。是醫生用指端觸按病人的有關動脈,探查脈象,以瞭解病情變化的一種方法。

脈診這一診法,起源很早,但明確的文字記載還得首推《黃帝內經》。如《素問·五臟生成篇第十》中提出:"夫脈之小、大、滑,澀,浮,沈,可以指別"。在診脈的時機上,《素問·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則提出"診法常以平旦"等等。在《內經》中記載的古脈學尚有許多流派,例如:三部九候脈法、陰陽脈法、輕重脈法、奇恆脈法之六十首、揆度脈法之一脈變為四時等。之後的《難經》則繼承了《內經》的要旨,而賦以新的創見,書中一至二十二難,對脈學的生理、病理、診斷及治療等各方面,作了比較系統而精要的論述。其中對於診脈獨取寸口的方法,則提出了新的論點,並非專守《內經》之成法。正如張山雷《難經彙注箋正》所說:"內經言脈,只有尺寸,不見關字,獨取寸關尺者,《難經》之創說也。"也因此術獨尊,後世醫家的脈法大多獨取寸口,以兩手腕寸口動脈以候全身經脈臟腑之氣血。


將脈診系統運用于臨床作為辨證的依據,以現存文獻當推東漢醫學家張仲景(150 ~ 219)。他在其《傷寒雜病論》中,記載的單一脈就有二十四種,兩種以上組合而成的病脈則達百種之多,可見他對脈診的運用是相當廣泛的,對後世脈學的發展是一個很大的貢獻。


西晉醫學家王叔和(217 ~ 280),根據前人的理論,積累長期的醫療實踐,著成第一部脈學專著《脈經》,全書共十卷,首列《脈形狀指下秘訣》,對診脈的部位和二十四種脈象作了系統分類,並對脈象的辨認方法作了闡述。在臨床知識方面,也大量地收載了《傷寒論》、《金匱要略》的條文以及華陀,扁鵲等名醫的經驗,將脈診與臨床治方做了有效的連結。由於《脈經》是一部總結性的古代脈學名著,所以至今仍然是學習和研究中醫脈學的必要讀物。


唐宋以後,由於歷代醫家對脈診的重視和研究,有關脈學方面論述的著作日益增多。如孫思邈(581 ~ 682)《千金方》、李杲(1180 ~ 1251)《東垣十書》、滑伯仁(1304 ~ 1386)《診家樞要》、李時珍(1518 ~ 1593)《瀕湖脈學》、張介賓(1563 ~ 1640)《景岳全書》、李中梓(1588 ~ 1655)《診家正眼》以及徐靈胎(1693 ~ 1771)《古今醫統》等,有的是脈學或診法方面的專著,有的雖為叢書性質,但對脈診的論述也多擺到了相當重要的地位,從而大大提高和豐富了中醫診法的內容。


近代應用現代科學知識和方法,對脈象理論和脈診原理,作了多方面的探討與研究,例如王唯工《氣的樂章》一書,將抽象的脈氣具體化,以現代物理學的諧波、共振與頻率等概念具象的描述,並研發出脈診儀,可利用儀器客觀紀錄氣血的變化。這些現代研究對中醫脈象的本質及其實踐作用方面的認識,大大地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脈診可以立即診斷出全身經脈臟腑氣血之盛衰,是由於五臟六腑的氣血都要通過血脈周流全身,當機體受到內外因素刺激時,必然影響到氣血的周流,隨之脈搏發生變化,可以通過瞭解脈位的深淺,搏動的快慢、強弱(有力無力)、節律(齊否)、脈的形態(大小)及血流的流利度等不同表現而測知臟腑、氣血的盛衰和邪正消長的情況,以及疾病的表裏、虛實、寒熱。因此只要能讀懂這"身體的語言",立即能在疾病發生之初防微杜漸,也可掌握身體在生理與心理上的細微變化,有了此診斷利器,等於隨身攜帶著核磁共振掃描儀,隨著技巧的提升,解析度也越明晰。


當然有人會有疑問,腕後橈動脈,甚至全身動脈的跳動方式不是都一樣嗎?
只要是生命,都必須作功花費能量以維持體內生命的秩序,自然體內就會有複雜的調控與回饋系統與作用,這些資訊就是脈診要讀的"身體的語言",身體能量與物質的分配就是靠血脈在分配輸送,血脈透過舒張或收縮調整自身的頻率,讓資源分配到該去的地方,為了節省能量讓資源有效分配,某些部位會以同頻率共振,這些部位的連線就是經脈的想像性連結的概念,除此之外局部反應整體的"全息律"概念,也是療法或診法背後的理論基礎,大家在街頭都應該有看過腳底按摩的招牌,在腳底有許多內臟的反射區,經過按摩確實達到治療的效果,這樣的事實只是目前的知識無法理解,卻不能否定其存在的事實。


脈診在診斷人體上非常經濟,且效率非常高,幾乎在當下就能得出結果,但不可否認的是自古以來中醫的脈診易學難精,所以掌握的人不多,又因為診脈精準者少而又少,才把脈診蒙上神秘的面紗!脈診比起其他診法來說有一定的學習門檻,首先必須將指端的觸覺靈敏度提高,這必須透過一定的訓練程序方能練出手指的"聽勁",二來要將觸覺的感受形象化,將脈位的深淺,搏動的快慢、強弱、節律、脈的形態及血流的流利度等表述成傳統的二十八脈,由於二十八脈在人體內的病理變化已被先賢研究透徹,只要能讀出脈象,翻找書本就能得到相應的解釋。第三個門檻是綜合四診的資訊,得出治療的方向,常常脈證不合,四診的資訊會互相矛盾,而矛盾點就是病根之所。有許多市醫,據說把脈神準,但治療卻無療效,可能就是對脈診的結果太倚重了,只切脈卻問的很少,獨斷而失察重要病證。當然有些甚至是不懂脈學,利用過去的經驗用猜的,類似街頭算命術士的說話術,講些模稜兩可的話試探,再打蛇隨棍上,病家就容易上當,其實一切以療效為驗證的最終標準,再重申一次,中醫療法一點都不慢,每次的治療不論針灸或吃藥,都會有一次的變化與進步,吃了三天沒感覺,再覓良醫吧!


脈診與個人的觸覺敏感度與悟性體會有很大的關係,脈診必須有一個感覺的過程,這個過程中老師必須會用形象的語言描述感覺,學生還要儘快把自己感覺和老師的描述吻合,難點就在這裏!話又說回來,要是老師手把手的教,學生反反復複的練習與感覺,一共就是那麼二十幾種脈象,花一兩個月時間練習,又有什麼人會練不會的呢!人的智商不會有太大的差別,只要學習的企圖心旺盛,再加上對未知知識的喜愛,應該沒有想學又學不會的人,只要有企圖心,肯定能學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