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於:http://www.wretch.cc/blog/tcm2005&article_id=3467932#comment33619209
如果中醫真那麼好,那麼在西醫引進中國之前,
為什麼中國人的平均壽命那麼低,為什麼我們的孕產婦死亡率高得嚇人,
為什麼一個傷寒病就可以讓人致命?

這種命題與推論太過簡化與草率了,如果有興趣知道答案,要去看看歷史紀錄。
現代西醫這麼"發達"了,為何第三世界的人民平均壽命還是那麼低?
因為背後的原因牽涉到經濟、政治、社會、戰爭....等許多因素。

現在有一本書討論這個議題,有興趣的同道可以找來看看!
----------------------------------------------------------------------------

近日,學者楊念群教授新著《再造“病人”——中西醫衝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1985)》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據作者介紹,這部著作從1995年寫起,至2006年完成,歷時十年。

爲了完成這部書,作者採訪了多位當年的“赤腳醫生”,查閱了大量的地方衛生資料,以獲得真切的第一手資料。對於書名《再造“病人”》的含義,作者說到:“本書的主要目的是探討晚清以來的中國人如何從“常態”變成“病態”,又如何在近代被當做“病人”來加以觀察、改造和治療的漫長歷史。“東亞病夫”的稱謂既是中國人被欺凌的隱喻,也是自身產生民族主義式社會變革的動力,在這個意義上,“治病”已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醫療過程,而是變成了政治和社會制度變革聚焦的對象,個體的治病行為也由此變成了群體政治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作者希望這本書可以給目前的醫療體制改革提供一些歷史參考。

作者以新穎獨特的敘事手法,通過數十幅相互餃接的場景,形象地再現了中國社會變遷波瀾壯闊的另一個歷史側面。在這些場景中活動的人物既有西醫傳教士、助產士和社會改革者,亦活躍著坐堂中醫、頂香看病人和走方行醫者,還有各類政治家和赤腳醫生的身影。本書力求在一種“情境化寫作”的狀態中充分展示近現代政治演變與傳統醫療因素之間復雜的互動博弈關系。  

  是什麽原因讓一位歷史教授花費十年時間攻寫一部相對邊緣的“醫療史”?楊念群教授談道:“嚴格地說,這不能算是一部‘醫療史’。在國外,從‘醫療’的角度探索‘空間政治’的歷史問題已是一門顯學,而國內則剛剛起步。書中既包含了所有中國人最熟悉的本土經驗:比如從大家熟悉的吉祥姥姥(接生)、陰陽先生(送死)再到後來的赤腳醫生,還包含了在整整一個多世紀裏,隨著西醫的侵入,中國的醫療衛生體制發生的驚人改變:從傳教士醫院、‘白大褂’下鄉、中西醫之爭、防疫全民動員到愛國衛生運動,最後,到現在中國醫療構架的建立。這是每一個中國人都可以體會到的。”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china/chinafile.php?item=CN100783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