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回歸傳統 走出現代中醫教育困局

周志彬 成都中醫藥大學

  傳統中醫教育的特點

  從古代到近代,中醫教育主要是以“師徒授受”和“家傳”的方式進行,老師稱為師傅,學生稱為徒弟。一般的師帶徒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一、認藥抓藥。學生在老師的藥店中擔任制藥、揀藥、抓藥等工作,學習藥材的炮製、識別等技術,這一過程要持續3年左右的時間。
二、學習經典。在學習認藥抓藥的同時,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藥性賦》、《湯頭歌訣》、《脈訣》、《醫宗金鑒》等醫學教材和《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等經典著作。一般是白天工作,晚上學習。對經典的學習多以背誦為主,而在青少年時期所練就的這種“童子功”,往往使學生做到終生不忘,為其日後的學習和臨床工作奠定極為堅實的基礎。
三、抄寫處方。學生跟從老師接診患者,抄寫老師所開處方,學習疾病的診斷、治療方法,瞭解老師處方用藥的特點,這是由理論通向臨床的一個重要橋樑。學生通過抄方,不僅對臨床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將先前所學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融會貫通,而且可以逐漸進入醫生的角色,樹立起作為一名醫生的自信心和責任感。這一過程要持續3年左右。
四、臨床實習。學生開始嘗試獨立地為患者進行診治,但必須在老師的掌握、控制之下,所開處方必須經過老師的批評、修改才可使用。這一過程也要持續3年左右。
五、畢業出師。在完成上述幾個階段的學習後,學生可以自立門戶、獨立行醫。獨立行醫並不意味著學習的結束,中醫的學習是一個終生學習的過程,醫生在行醫的過程中,還會不斷地遇到新問題,這就要求他們不斷地學習和思考,有的醫生每過一段時間就閉門停診,重讀經典,就像武俠小說中的高手閉關修煉一樣,以期獲得進一步的提高。

  古代的中醫一般是醫藥不分家的,他們在行醫的過程中,除了診治患者,還必須親自種植、炮製藥材,有的自家開設藥店,有的不開藥店,但是在藥店坐堂,所以對藥材是很熟悉的,這也對學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必須做到醫藥皆通,對藥物的形狀、性能要達到相當程度的瞭解,才能做到古人所說的“用藥如用兵”的境界。同時,古代的醫家是很重視醫德的,非常注意患者的安全問題,所以對學生的臨床技能的培養是很嚴格的,學生在實習期間所開的處方,必須經過老師的嚴格審查才能使用,如果在技術上過不了關,學生是絕對不能出師和獨立行醫的。

  古代官方的中醫教育始於南北朝時期的劉宋王朝。隋唐時期,政府設太醫署,是當時的醫療單位兼醫學教育機構,分為醫科、針科、按摩科、咒禁科等,學生先學習《素問》、《神農本草經》、《脈經》、《甲乙經》等基礎課程,再分科學習。京都還另設藥園一所,培養藥學人才。此外,當時有的州還建立了地方性醫學教育機構。宋代設太醫局,為專門的醫學教育機構,醫政則另設翰林醫官院進行專門管理。其課程有《素問》、《難經》、《諸病源候論》、《聖惠方》及本草學,並有嚴格的臨證實習制度。北宋中葉以後,地方醫學教育普遍建立,並一直沿襲到金元時代。明代設太醫院,主管醫學教育,醫學生由醫家子弟及各地的醫官、醫士中經考試擇優選入,課程包括《素問》、《難經》、《本草》、《脈經》、《脈訣》及本專科的重要方書。清代在太醫院中設教習所教授學生,學生來源由醫官保送,課程主要為《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本草綱目》、《醫宗金鑒》等。

  雖然歷朝均有官辦的醫學教育機構,但總體而言,“師傳”和“家傳”始終在醫學教育中佔有主體地位,是古代中醫教育的基本形式和特徵。

  現代中醫教育的特點與問題

  現代中醫教育起始於上世紀50年代各地高等及中等中醫院校的成立。應當肯定,近50年來,中醫院校在繼承中醫藥文化、培養現代中醫藥人才以及中醫藥臨床和現代化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建立起了一整套頗具規模的教學體系。此外,很多中醫院校還承擔了涉外教學、培訓和臨床工作,培養了很多外籍中醫人才,對傳播中醫文化、擴大中醫在國際上的影響做出了貢獻。

  但是,我們也注意到,目前中醫的景況並不讓人樂觀。中醫院校的畢業生一次性就業難、中醫院校的高考錄取分數線處於較低水平、臨床中醫師的收入普遍且明顯低於西醫師等現象,從側面反映出中醫在衛生領域居於次要地位、不受社會重視的現狀。中醫當前的危機在於中醫自身對中醫理論的相信度日差,臨床水平下降,中醫成才週期長,青年人才凋零、少有高手出現甚至“一代不如一代”。筆者認為,中醫現在不是繼承和發展的問題,而是生存和消亡的問題,中醫在未來能否繼續存在?以何種狀態存在?這是我們所有中醫工作者都應當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門學科的興衰存亡,依靠的不是外在的門面和虛榮,而是真正熱愛本專業並能擔當起本專業繼承和發揚的責任的人才。中醫之所以出現眼前的諸多問題,排除現代醫學蓬勃發展、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等客觀因素外,其根本原因,是人才的問題,而人才問題的關鍵,是在於中醫教育體制上。由於現代中醫教育直接借用了西醫院校的學科教育模式,脫離了中醫的學術特點,從而造成了其與中醫人才的成長規律不相適應的局面。綜觀目前的中醫教育,存在有如下問題:

  一、學生沒有中國傳統文化背景。其他各類學科如文科類的中文、歷史、哲學、經濟、法律,理工類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西醫以及音樂、美術等,在進入高等院校學習之前,學生都有在中學階段的專業基礎。而與這些學科不同,學生在進入中醫院校時,其專業基礎相當貧乏,尤其是面對中醫所依賴的中國傳統哲學體系、思辯方法和大量的古代經典醫籍,學生們普遍感到茫然和困惑,因為他們在中學階段所接觸的現代自然科學體系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方法與中醫是格格不入的,中學的古漢語基礎也不足以應付中醫古籍的閱讀。3年至5年的專業學習,很少能直接造就出一名合格的中醫,而在這個階段能完成中醫文化背景和思維方法的轉化和形成,就已經很不錯了。

  二、大規模的殿堂式教育。不論大學、中專,都是大批量招收學生,集中授課。老師上課則來,下課即走,與學生是鬆散的關係。除了考試前的重點輔導,學生很少主動找老師進行較深入的學習和交流。

  三、重編教材,不重經典。普遍採用新編教材,如將《黃帝內經》改編為中醫基礎理論,將《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改編為中醫臨床基礎,將經典著作條分縷析、改頭換面等。經典著作只作為中醫專業的課程,其他專業多數不開經典課,而只將其作為選修課。

  四、分科精細。如針灸學被分為經絡學、腧穴學、針法灸法學、針灸治療學、針灸醫籍選等課程,甚至有的學校將中醫基礎理論又分為中醫學導論、陰陽五行、中醫藏象學、中醫病機學、中醫防治學等課程。

  五、對學生要求降低。很少要求學生大量背誦藥性賦、湯頭歌訣及經典著作原文,教材內容分重點、非重點,一般考試只要求掌握重點內容。如中醫專業只要求背誦200餘首重點方歌,針灸專業只要求背誦100餘個重點穴位的定位,而且考試過後又如數忘記。真正有志於中醫的學生完全靠自覺增加學習內容。

  六、考試考核形式化。對知識的掌握以考試及格為准,而相對課程總體而言,考試範圍小,不足以衡量學生所學。

  七、基礎與臨床分離。學生在學習基礎理論課程時不接觸臨床,臨床實習後又不再溫習理論,二者處於脫節狀態,不能有機地結合。

  八、除中醫課程以外,安排從基礎到臨床一系列的西醫課程。表面上是“中西醫並重”,實際上是“重西輕中”。過去用的是中醫院校自編的西醫教材,近年來,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適應臨床需要”,一些學校開始選用西醫院校的西醫教材甚至英文原版教材。臨床實習中,也是以西醫診療技術的訓練為重點內容。

  九、學生課業負擔重。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學生除了要學好中醫、西醫的專業課程,還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學習英語或其他外語,以應付大學英語四級、六級考試或相關外語等級考試。

  十、畢業生難以就業。大學畢業生就業難是一個普遍現象,但在中醫院校尤其突出,中醫專業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在各類專業中處於較低水平,給在讀學生以極大壓力,許多學生不得不提前聯繫工作單位,從而耽誤正常的學習和臨床實習。

  總之,傳統中醫“師傳”教育所講究的口傳心授、因材施教、學以致用等,在現代中醫教育中已經缺失了。少數學者以傳統的標準對自己嚴格要求,依靠的是他們對中醫的認識和領悟,而不能在體制上予以把握。以上問題,是造成當今中醫專業學生專業基礎差、臨床能力不強,學術上中亦不中、西亦不西,思想上對本專業前途沒有信心等現狀的原因。

  對現代中醫教育的幾點建議

  中醫教育存在的問題是複雜的、多方面的,但筆者認為,中醫院校的學生缺少中國傳統文化背景、古漢語和古典文學基礎差是其中的關鍵之處,如果能將這一問題解決好,相信至少對學生的專業學習會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在課程安排、教學方法上,中醫教育也有許多值得改進之處。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中醫教育從小抓起。所謂從小抓起,筆者認為是在學齡階段,也就是7歲左右開始進行中醫基礎教育或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花幾年或十幾年的時間讓小孩接觸或在一定程度上瞭解、熟悉儒家和中醫的一些經典著作,早期培養中醫思維模式,鍛煉“童子功”,甚至讓他們接觸一些臨床工作,將對其成人以後的專業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當然,讓誰來學習,誰願意來學習,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不能搞“一刀切”。也許在某些人看來,這種想法似乎過於天真、幼稚,認為讓小娃娃去學習中醫這種老古董,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議。然而我們隨便舉些例子,如音樂、舞蹈、美術、戲曲、體育等,無不強調從小抓起,鄧小平同志也曾提出“電腦要從娃娃抓起”,似乎也從未見到有誰反對過,所以這些藝術或技術門類才會出現眾多的人才,進而帶動本行業的發展。然則中醫與電腦、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相比,是不是就低人一等、矮人一截,是不是就不值得這麼鄭重其事地讓小娃娃們去學習,這個問題自有公論,非本文討論範疇。河北行唐的傅路江先生自辦私塾所開的課程中,就有《醫學三字經》一門,傅路江先生和他的父親都是中醫,也許他們想到,在他們所教育的後輩子弟中,將來可能會出現學習中醫的人,同時對中醫著作的文化內涵有肯定的認識,所以才會選擇醫學啟蒙讀物作教材。而對中醫不瞭解或瞭解很少的人,是不會想到為中醫的未來人才做基礎教育工作的,所以中醫基礎教育的工作,還是應該由中醫界人士自己來做。

  二、在中醫院校中大力開展“讀經”教育。所謂讀經,即誦讀《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湯頭歌訣》、《醫宗金鑒》等經典名著,對一些重點篇章應做到背誦。尊崇經典、重視經典,是中醫教育的傳統,歷史上的中醫教育,不論是私人授徒,還是官辦學校,四大經典等醫學名著始終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材。相應地,取消某些新編教材,如《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內科學》等。有些所謂的教育專家極力反對以背誦作為主要的學習方法,卻不知背誦在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相當大的,更重要的是,這種方法已經過了長達數千年的教學實踐而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古代中醫有許多歌賦體教材,如《醫學三字經》、《四言脈訣》、《藥性賦》、《藥性歌括四百味》、《湯頭歌訣》、《傷寒百症歌》、《標幽賦》、《醫宗金鑒》等,琅琅上口,記誦方便,在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廣州中醫藥大學的鄧鐵濤、廣西中醫學院的劉力紅等是“誦讀經典,振興中醫”的大力倡導者。“瘋狂英語”的倡導者李陽先生,針對中國人學英語不成功的現象提出以背誦英語文章和句法為解決之道,其理論基礎乃是來源於中國傳統的學習方法,也就是私塾教育所常用的方法。

  三、取消某些西醫課程。目前中醫院校的西醫課程相當龐雜,幾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好像是為培養一個純粹的西醫師而開設的。然而效果如何呢?許多課程如《醫用物理學》、《醫學生物學》、《生物化學》等,對於中醫專業的學生幾乎沒有什麼實用價值,在考試過後即被學生拋在腦後,結果學生博而不精,專而不透,反倒什麼都沒學好,而且影響了中醫課程的學習,中不中,西不西,兩條腿都走不好,此類課程,不如取消。相應地,可通過中西比較醫學史等課程的學習從總體上對西醫進行把握,正如西醫院校並未要求學生學習過多的中醫課程,而僅有一門《中醫學》對中醫進行簡略的介紹。有些私塾的音樂課很簡單,就是中國和世界經典名曲欣賞,不像學校的音樂教材,基礎樂理一大堆,聲樂、器樂面面俱到,一副培養音樂家的架勢,結果學生並不感興趣,那些條條框框就像緊箍咒一般,反而使一些本來很喜歡音樂課的學生變得對音樂毫無感覺甚至產生畏懼和厭惡情緒。與其如此,不如打碎框架,重點突破,既能迎合學生的興趣,還能引導學生的學習從自發、自願走向自覺。

  四、增設人文、藝術類課程。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吸收了豐富的古代文化內容。可以說,中醫與人文學科有著“天然”的聯繫,而人文素質教育則是中醫教育的應有之義。今天,如果脫離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對中醫的學習和研究就無法深入到一定的程度。古代的許多著名醫家都有深厚的儒學修養作為學醫的基礎,孫思邈云:“不讀五經,不知有仁義之道;不讀二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讀諸子,睹事則不能默而識之;不讀內經,則不知有慈悲喜捨之德。”提倡醫生學習儒家經典及諸子著作,欲完全遵照孫思邈的要求去做,也許並不可行,但確有必要在中醫院校開設一些人文、藝術類課程,如《中國哲學史》、《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選》、《中西醫學史》、《內經的哲學與中醫學方法》、《美學概論》等,以及中醫與傳統文化、中醫養生學、書法、繪畫、音樂欣賞等,有些課程可以作為必修課,有些課程可以作為選修課。山東中醫藥大學的劉桂榮先生提出,中醫教育應從傳授知識和專業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專業則結合繼續教育和終生教育。在這一點上,國外的醫科大學對人文科學教育的重視遠甚於中國。目前國內已有一些理工類、綜合類高校針對學生人文素質修養不足的現狀,專門開設了一定的人文、藝術課程,筆者認為中醫專業的學生更加需要。如我校的體育課所教授的24式簡化太極拳,因為教學內容過於簡單,學生在課堂學習後遠遠達不到相應的技術要求,於是許多愛好太極拳的同學自發地跟隨校內外的一些太極拳高手進行學習、鍛煉,一方面增強了體質,對中國傳統的太極拳術有了一定的瞭解,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對某些中醫基礎理論如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元氣學說等的理解和感悟。

  五、恢復“師傳授受”的教育方法。師承制是培養高層次中醫藥人才的有效方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成立後,實施了“名中醫帶徒”的政策,此舉受到中醫界的廣泛讚譽。筆者以為,這一政策在中醫教育中可以有一定範圍的擴大,除了現有的碩、博士生跟師學習之外,還可以針對本科生實施此方法,由固定的一位老師負責少數幾名學生,在基礎、臨床各方面給學生以詳盡的指導並嚴格要求之,對學生的專業學習將不無裨益之處。當然,目前高校不斷擴招,學生增多而師資力量相應減弱,要做到這一點實屬不易。解決辦法可以考慮縮小招生規模。目前招生人數過多,師資相對較弱,一些學校不得不外聘教師或讓在讀碩、博士研究生擔任一定的教學任務,教學質量有下降趨勢,如果學生人數減少,將有利於“精英”人才的培養。同時,由於社會上的中醫醫院的數量遠遠少於西醫院,對中醫專業畢業生的市場需求小,結果造成中醫專業畢業生供大於求,許多學生迫於壓力,改學西醫各專業,以謀生路。既如此,當初直接進西醫院校好了,又何必到中醫學院繞個大圈子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