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時代,瘟疫耗盡了雅典和羅馬的活力。14世紀,黑死病蹂躪了歐洲,加速了歐洲封建時代的終結。梅毒可能導致了亨利八世沒有男性繼承人,而這對英國的安全至關重要,甚至對歐洲的政治和宗教影響巨大;梅毒還使伊凡四世患上了可怕的精神病,成為暴虐的沙皇制度的始作俑者。在墨西哥,天花是西班牙軍隊征服阿茲特克人的盟友。斑疹傷寒幫助俄國人打敗了拿破侖大軍。維多利亞女王將血友病傳給了她的後代,致使尼古拉和亞歷山德拉惟一的兒子得病,而這個人的悲劇導致了俄羅斯君主制度的垮台。

   自古以來,疾病對人類歷史的發展就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作者利用鮮為人知的資料和大量的插圖,展現了疾病對文明、軍隊以及著名領袖的侵害。此外,作者還介紹了每個時代人們對付體質和精神病患的手段的進步,並對各種可能侵襲我們當代文明的疾病,比如艾滋病進行了探討。作者警告世人:與任何時代一樣,對許多廣泛流行的疾病,我們現在的醫療技術仍然捉襟見肘。
出處: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02854

西元1812年,法國皇帝拿破侖發數十萬精銳之師,征討俄羅斯,發誓“永久結束北方巨人”。但令皇帝沮喪的是,歷史並沒有因爲夢想而改變。後來能夠重新踏上法國土地的法國士兵不足六千人,步兵步履蹣跚,騎兵搖搖欲墜,能派上用場的還不到一千人。一般認爲,讓拿破侖大丟顔面的,是俄國寒冷的冬天以及撤退不當,但是有沒有另外一種對這一歷史的解釋呢?

    
拿破侖這個不世出的軍事天才,前期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當了皇帝以後卻是屢戰屢敗,儘管也曾屢敗屢戰,但結果卻顯然不如曾國藩,以致一次再次丟掉皇位,終老荒島。前後差別如此之大,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注意。諸如歐洲勢力,屬下不力等因素,傳統史學已經講述得很多了,但偏偏有人別出心裁,認爲是法國皇帝的龍體造成了自己的失敗,具體說來,就是他的痔瘡導致了他的滑鐵盧,進而改變了法國以致世界的歷史。痔瘡改變世界史,這一觀點乍看荒誕莫名,就好比我們自己說康熙腳上打了一個雞眼,影響了以後的鴉片戰爭以致中國近代史一樣,但是誰敢說,康熙沒有生那個意義深遠的雞眼呢?

    
卡特賴特與比迪斯合著的《疾病改變歷史》就是從這個疾病的角度來看待社會史,著重闡述疾病對於社會歷史發展的影響:“在特別強調歷史的社會學方面的因素時,有必要審視那些疾病曾經産生重要影響時段,尤其是在其重要性被大多數傳統的歷史學家忽視或誤解的時候。”

    
從江湖派別來說,本書屬於新社會史研究。新社會史往往從傳統史學不屑一顧的細節入手,來看待社會歷史發展。拿破侖曾經對他的秘書說:“因爲我,你也可以揚名青史了。”他的秘書立刻回道:“請問亞歷山大的秘書是誰?”他們的秘書是誰關我屁事,但是新社會史的研究者卻對此感興趣,不消說秘書們了,舉凡俗諺俚語,引車賣漿者流以至鬥雞走狗種種細微末節,皆入學人視野。

    
《疾病改變歷史》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西諺有云,一粒沙中見上帝之恩典,即國語所謂“見微知著”、“窺斑見豹”,是說從小地方可以看到大意義。進而,西學有“蝴蝶效應”之說,曰巴西的蝴蝶扇動翅膀可以引起大西洋的風暴,而複雜性不遜於自然界的社會同樣如此,任何細微的變化都可以引起江湖大風暴。本書立論依據即是由此而來,講述的就是疾病在歷史上對社會發展做出的種種“貢獻”。

    
對於現代人來說,疾病是一種與自己切身相關,但卻由不得自己作主的“東西”。我們已經習慣於在生病的時候去醫院,也習慣於在無聊的時候,閱讀雜誌報刊上種種醫療保健的文章、專欄甚至是廣告並且按照上面的建議去做,如果擔心效果,那就先建議別人去做。但總得說來,生病是個人的事情,它對我們個人的影響,至多是如杜甫所說的“官應老病休”,即使我們將歷史牽扯進來,也不過是在白樂天因眼疾不得不“閉眼學頭陀”之後,少讀幾篇詩書散文而已,怎麽可能與歷史産生關係,具體的說,疾病怎麽能夠改變歷史呢?

    
毫無疑問,疾病是自古就有的,否則神農氏也就不會因爲嘗百草而死了。本書就是從疾病對原始社會人口控制談起,那個時候人少,死個把人,社會控制就完成了,病死幾十人,一個社會基本也就沒有了。歷史上比較大的流行疾病,諸如黑死病,天花,傷寒,霍亂等等,對於雅典,羅馬以及日後歐洲在政治與宗教上的種種影響,都在本書中找得到。疾病既可通過對重要歷史人物的影響來改變歷史,也可以通過對大衆的重創來擊潰社會。前者的典型例子是俄國沙皇伊凡四世,這位性病兼精神病患者在癲狂中開創了現代沙皇體制,並成爲這一暴虐體制的典型實踐者;後者的實例更是不勝枚舉,比如黑死病對於英法戰爭的影響,大量死亡的人口曾使得英國人惶惶不可終日,只好放棄戰爭的大好局面,跟法國講和。而在現代社會,大衆迷狂的危險可能不亞於大規模的瘟疫,比如狂熱的第三帝國國民。

    
伴隨著現代醫療技術不斷發達,致命疾病的種類業越來越多,這似乎是對現代醫療的一個諷刺。但是疾病與醫療對於社會的影響絕非僅僅限於個人的身體。

    
在福柯那裏,現代醫療體制建立的同時也是國家對於個人的控制開始加強的過程,比如法國歷史上著名的“愚人船”,就是將麻風病人與瘋癲之人置於與公衆隔絕的狀態之中,它在後來的演變結果就是現代的監獄與醫院。而在本書中,作者也提到了現代社會與身體疾病有關的種種制度,諸如醫療、公共衛生,社會福利政策甚至城市建築在歷史上的發展與沿革,都與疾病及對疾病的醫療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今天視爲平常的醫療技術與城市治理技術,也並不都是從來就有的,比如說對感冒的治療,清潔的引用水系統以及城市排汙系統。疾病爲我們看待這個社會在歷史上所處的位置提供了一種新的角度。書中所描述的變化其實一直都在發生之中,這就是卡特賴特在本書中所關注的疾病在歷史中的意義,疾病改變了歷史。
出處:http://www.ce.cn/xwzx/kjwh/wh/t20040416_672269.shtml

去年一場非典把全國乃至世界都攪得人心惶惶。雖然在那樣的壓力下,我們的社會反而變得整潔了,秩序也井然了,而校園裏的文娛節目也變多了,露天電影、露天舞會,我們的社團開始開足馬力,策劃活動,想方設法的讓同學們釋放那因封校而壓抑著的活力。有一段時間,我甚至覺得這場疾病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爲那段時間我覺得學生與學校、學生與學生之間走得很近,變得很親切。也許疾病就是這樣一種無形的力量,在奪取人生命的同時,也在影響著人的生活,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所處的社會和自然。
  晚上在學而優看到一本很有意思的書,叫做《疾病改變歷史》,書的作者是醫學史家弗裏德裏克·F·卡特賴特和歷史學家比迪斯。自古以來,饑荒、瘟疫和戰爭經常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本書堪稱是一本反映疾病與人類歷史之相互關係的經典醫學史。作者利用史料,展現了疾病對文明、軍隊以及歷史上著名領袖人物的侵害,說明最有權勢的個人和強大的國家也可能因疾病的致命打擊導致衰弱甚至崩潰。醫生和歷史學家的結合使得本書在史料方面變得詳實,在疾病案例方面顯得可信。
  談古論今,作者在書中還探討了各種可能襲擾我們當代文明的疾病,並且認爲其中許多是先進技術的副産品,而且和任何時代的一樣,即使是在醫學科學和技術取得大發展的今天,在面對很多疾病時我們現有的醫療技術依舊是捉襟見肘。甚至現在醫學上所取得的成功和突破,也可能被最終證明其本身也成爲問題的根源。
  疾病改變人,普羅大衆也好,社會精英也罷,在面對疾病時我們同樣的脆弱,只是後天的醫療
條件會有天壤之別。在醫生形象日益變壞的今天,爲了以後少給醫院上貢,還是多多健身的好。

出處:http://www.qiantu.org/?p=342
相關文獻:

   《疾病改變歷史》啓示
  天災還是人禍——讀《疾病改變歷史》


作者在書末提到﹕「政府告訴我們﹕『我們要與環境保持和諧』,但這是迴避問題。反之,人類必須與自身保持和諧。假如不學會自律,假如解決不了主要是由我們自己製造的困難,那麼我們的問題看來就注定要用更嚴厲的方法去解決……」這陣子,與禽流感有關的新聞幾乎每天見報,科學家擔心出現人傳人的病毒種類。回顧疾病傳播的歷史,又能體會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