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亞細亞的新身體~性別、醫療與近代台灣

作者:傅大為/著
出版社:群學
言別:繁體中文
亞細亞的新身體》 | STS教學資料庫

全書目錄

• 緒論
• 馬偕的早期近代化
• 近代婦產科的興起與產婆的故事
• 殖民近代化中的女醫、規訓與異質帝國
• 徐千田與戰後婦科手術技藝的兩條路線
• 威而剛與泌尿科的男性身體觀﹙與成令方合撰﹚
• 世紀末「性與身體」的爭議再起後記 女性聲音與台灣婦女史附錄 全書訪談總目錄──兼論口述史方法與性別研究

書評:

1. 男性的「性」福與女性的痛苦
作者:劉仲冬

自清末天津條約開港,至解嚴的130年間,台灣社會物換星移,歷經政權更替,人事滄桑,然而本書作者傅大為認為:「近代台灣」醫學的形成,並不因為政權的轉移、或世界醫學中心的變更而作巨大改變,而是在它與近代台灣性別身體的互動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慣性與能動方向。因為相信即使解嚴後的諸多性別與醫療問題,往往亦有其歷史與社會的根源,而非單純的父權、醫學霸權、或健保設計等理論可以簡單地解釋與處理(頁18)。所以作者反對:「在沒有具體的歷史及社會分析之前,純粹地從『反父權』的西方意識型態或理論,直接定位與批判近代台灣的醫療知識與規訓」(頁21)。本書乃是他針對「近代化過程中,醫療、性別與身體的複雜互動與演化」(頁18)細緻分析後寫成,企圖在「知識權力與身體規訓的複雜系統」之時空交錯中,替台灣的當代醫學找尋定位。

在研究方法上,作者因為相信「在沒有給予近代台灣的婦女、產婆、男醫師等充分的發聲機會之前,不贊成立即進行高姿態的理論或道德批判」(頁21),所以除了使用了大量的歷史文獻外,還包含了口述歷史及訪談。

至於研究的視角,在本書開始時作者自稱採「後啟蒙的科技研究觀點」(頁19),直到318頁才談到本書「顯示」了傅科及女性主義立場。就我所知,大為從來沒有承認他是女性主義者,雖然他與很好的女性主義學者合作。將立場、婦女及口述歷史研究方法的討論(頁323)放在本書最後,並慎重討論研究立場及口述資料的「真實性問題」(頁318),個人認為這些都是有意義的。

本書內容一共分七章,及一篇「女性聲音及台灣婦女史」的後記。涵蓋早期傳導醫學、日本殖民時代婦產科興起時的產婆及女醫、戰後徐千田的婦科手術、子宮頸抹片、威而剛與泌尿科發展,到世紀末有關身體的論述爭議等,鋪陳出繁複多樣、混聲交響的本書內容,也整理出清晰的脈絡條理。更替許多被批判及討論多年的性別醫療問題,如:高墮胎、高剖腹產率、助產士的消失等,找到了解釋及答案。

本書中的文章部分我曾經在不同的研討會或其他機會讀到過,非常欣見它們能被有系統的集結出版,也非常高興看到本土、參考資料豐富、內容龐大且深入淺出的本書出現。

任何一本書當然都希望讀者讀後,有大開眼界的感覺,即使對台灣醫療文化非常熟悉的本文作者,對本書中的許多描寫仍不免震驚怖懼。初始,我認為大為用「由男醫師來定義的近代殖民醫學,它侵入、切割、研究與管理女性身體」(頁22)難免犯了他自己所批判的過度及太快下結論。雖然社會大眾也說許多名醫「一將功成萬骨枯」「背後有冤魂」,但是嚴肅的研究者,應當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不能過度推論,但是等讀到,「手術成癮」「大將」(頁205)等醫生間的噱謔,不禁讓人不寒而慄。尤其是讀到實驗及活體解剖(頁208)的部分,相信任何人都不再笑得出來。

一本由男性學者所寫的有關性別的書,書中雖然大部分在談論「醫療中的女人及女體」,但是也有一章討論男性。本人自己講述女性醫療問題的經驗是,常常遭到詰難:「同為病人,經驗不都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為什麼要特別強調女性的處境及遭遇?」,仔細檢視本書威而剛那一章,就會了解雖然同樣是「醫療化」、醫學搶攻「論述權」且「規訓身體」,不過近代科技的發展嘉惠男性的(頁251),不但多於女性,且對男性「性」福的關注遠多過女性的痛苦。

口述歷史與史料有時有出入,比方像343[傅:應為349]頁,註67說:「馬醫師(James L. Maxwell)1860年時曾進行兩次剖腹產手術˙˙˙又曾替某甲妻子,因子宮外孕,連續剖腹『產』三次」。本書作者認為這樣的說法不可靠,因為當時即使在英國,剖腹產的死亡率也高達50%,以及早田五助1918年才首次在台灣演講剖腹產(「國帝截開術」)(頁134),到了1929年時剖腹產的死亡率仍高達17.3(頁次134)。個人認為這樣的推理不完全可信。因為剖腹產是緊急救命的傳統手術,歷史上早有記載。雖然在李斯特1890發明外科消毒以前,手術死亡的機率非常大,但並不表示不能,或沒有人做。又子宮外孕手術需要剖腹,但大多不是「剖腹產」,同時因為女性只有兩側輸卵管,經過兩次手術後,第三次再懷孕的可能不大。

另外我也不同意助產士與婦產科醫師之間的關係,是合作非競爭且沒有衝突的,也許早期某階段因為民風,婦產科醫師不得不與助產士合作,但助產士的快速消失,甚至直到今天仍然不斷受到打壓、不准助產士做抹片(頁212[傅:應為215], 393z註51)、污名化助產士(頁93)等都是證據。

還有重男輕女之辯論(頁87)重視婦女勞動力的「重」,不等於「重男輕女」意義下之「重」。

本書很難能可貴的有索引,給讀者非常大的方便。這樣大部頭的著作,我可以了解作者的辛勞疲憊:「八、九年的書寫、累積、與醞釀過程,近代台灣的歷史光影,一山比一山高地逼來‧‧‧我需要出走,逃逸出來」(頁21)。想像大為燈下振筆直書(現時當然是努力敲鍵盤嘍!)的辛苦,這本書能出來,讓身為讀者的我們不但為他高興,更深深感謝他。

(**大為附註:仲冬此篇書評,原來刊載在「誠品好讀」第52期,p.102, 2005年三月出版。刊出的非常快。但因其中的頁碼是原來二校稿的頁碼,與最後成書的頁碼有差距。所以我商得仲冬的同意,請她把頁碼改過後再傳給我,我再把該書評轉貼到sts website 的書評版來。比照「誠品好讀」中的原文,仲冬後來在段落的次序、還有一點文字上的細節,也做了點小修改。但最後稿子仍有兩三處頁數有誤,所以在這裡我已經以附註的方式,把它們改過來了,以利讀者的閱讀。非常謝謝仲冬花大力氣寫的書評。)

2. 每周推薦書---醫療、性別與身體
顧雅文(橫濱國立大學國際社會科學研究科博士生)
2005.05.02 《中國時報》開卷版書評

亞細亞的新身體Assembling the New Body: Gender/Sexuality, Medicine, andModern Taiwan
作者:傅大為
出版:群學出版社
定價:500元
類別:醫療史

從清末外國傳教士帶來的傳道醫學、日治時期的殖民醫學,到戰後初期的美援醫學及70年代以來的當代醫學,近百年來的台灣醫療近代化過程,向來被放在科學進步史或制度史的脈絡中書寫。但本書作者試圖結合近年在人文社會學科中逐漸蔚為顯學的殖民醫學、性別研究及STS理論,提供觀照台灣醫療史的另一種可能。

從書名來看,「亞細亞」提示著本書採行比較研究的宏觀視野。作者並不將眼光局限於台灣,時而提及同時代的亞洲、甚至歐美的情況,藉以為台灣的歷史情境定位。另一方面,「新身體」讓人聯想到探討「近代身體」如何被打造的研究脈絡,本書也的確以「身體與技術」作為觀察角度之一,如馬偕在19世紀後半葉於北台灣建立的「半殖民醫療」,在作者眼中是一個身體被規訓的過程。馬偕帶來的拔牙治療、講道、攝影、合唱等新鮮事,同時也訓練塑造了早期的近代身體,並取代了一些交纏在前近代身體四周的傳統技術。殖民時期為控制慢性疾病而設置的結核、癩病療養院與鴉片中毒的矯正院,被作者視為進行多重監控與醫療規訓的隔離空間,甚至是建構舊圖像與展示新身體的特定空間。

然而,這些對象有限的醫療實作能有多大程度代表「亞細亞的新身體」,筆者不免有些懷疑。再從整本書的篇章比重來看,作者提出的另一個「性別與醫療」視角,顯然才是本書重心,也是筆者認為最精采的部分。此一視角探討了以男性為中心的婦產醫學之興起、發展,及與此相映的女性身體被對待的方式,更細緻地論述了近代醫療技術與身體的關係。如書中談及了一個有趣的議題:20世紀初登陸台灣的婦產科,在台灣女性身體保守的抵抗與產婆的傳統下,僅能迂迴而間接地發展。然而,經歷了短短半世紀,以男醫師為絕對優勢的婦產科竟在70年代超越了過去的女性助產事業,成為台灣主流西醫的四大科之一。作者反對將此一大轉換單純歸因為戰後公保、節育等政策性影響;書中首先平反了被近代醫學污名化的產婆形象及技藝,間接駁斥了那些認為「科學的近代技術必然取代落後傳統」的舊史觀;此外輔以大量的口述訪談及醫療文獻分析,重現當時台灣婦女所處的情境,並爬梳出婦產醫學的研究譜系,藉以尋求歷史與社會性的新解釋。理論與歷史兼顧,似乎亦是作者一貫的堅持。

本書與其如作者所言是「說個簡短的故事」,不如說是有著多條主線、眾多出場人物的一部待續的長篇。而占全書四分之一的註釋與書目,詳盡介紹書中出現的學術名詞、基本史料、研究方法及近年學術的動向,就算不熟悉相關學術議題的讀者,也會覺得處處都是驚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