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下本無病,庸醫自擾之。

傷寒質難書摘:極期篇第六(作者祝味菊

民國十六年,吾避亂來海上,鑑於水土不同,習聞體氣之攸殊,入國問俗,不敢猛浪懸壺,
息影滬上者一年。竊曾徘徊于名醫之診室,流連藥鋪之店秬,誠然病不異於三湘,而處方用
藥,則大不相同也。歸而思其所以,疑莫能釋。夫傷寒瘧疾,其病原一致,
其所發症狀,中外一轍,何以症同而方藥各異,豈真水土之不同歟?
于是虛心下氣,侍診于名醫朱某之門,凡三閱月,深佩其機巧莫測,料變若神。
然病者往往由輕而重、而死,醫者逐步料到,而終不能挽其死。
由辛涼解表、甘淡驅濕,而致透熱轉氣、清營散血;
由宣化濕濁、滋陰清熱,而致滌痰開竅、平熄肝風,
醫者逐步做到,而終不能彌其變。
于是爽然落失,漠然深感名醫之所以成名醫者,在於料變識病,而不在於劫病救變。嗚呼!
熟悉疾病之趨勢,而不能改變其趨勢,雖為名醫,又何足多哉!
然病者以為膏肓難挽,不咎藥之殺人,至死而不悔。
醫者以識病而自命不凡,父以授子,師以授弟,以一盲引眾盲,傲然自得,此其所以為名醫也。
至於砌詞藻於方案,以玄為博,逞筆鋒於應對,以妄為是,猶其餘事耳。
嗟呼!肺腑無語,冤魂莫伸,雖有明眼,何法甦生?
余雖有改革之心,然邪說橫流,獨術難支;舉滬滔滔,熟與為友?眾醉獨醒,熟與誰籌?


1、受近兩三百年溫病學的影響,大家治病都在滋陰上作文章,六味地黃湯成了萬能的安慰劑,誤人太多,不可不知。溫病學的東西,最不能治大病。大家看看,爲什麽溫病家的醫案裏有那麽多的曲折,看上去驚心動魄,是不是真的一定要這樣?我認爲,那是誤人的治法。當然,我也承認溫病學的兩大貢獻:急下存陰和重用古膏。有這樣的膽識的中醫在溫病家裏頭少之又少,多是些只顧滋陰,不問辨證,治不死也治不好病的角色。

2
、世上的醫生都想治好病人的病,但就是因爲附子有毒,明知可用而不敢用。這是什麽醫生?要這樣的醫生何用?仲景可以用生附子兩枚,是多少克?70多克吧。我現在用到了生附子110克。爲什麽?病人需要,效果明顯呀。

3
、爲什麽我倡導用附子,因爲有這樣的證。什麽證?陽虛。看看周圍的人,哪個不是陽的功能釋放過度。我認爲人是體陰用陽的,陽用太過,則會出現一些症狀。什麽症狀呢?就是亞健康狀態的大部分症狀。另外,抗菌素的濫用也導致陽用太過,還有激素的大量使用,也耗傷了不少真陽。也許你說,我不吃激素,我不用抗生素。好,你吃雞,吃牛肉吧。多數是工廠生産出來的,這些肉是用什麽長大的?激素、抗生素!!!

4
、我治過一些病,以前不會用附子,效果在五成,不算滿意。後來,思考了陽的功用:“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障。”明白了陽氣才是我們生命存在的唯一原動力。沒有太陽,地球上的生命也就結束了。沒有了真陽,我們人也一樣不能生存。因此,選擇了附子。臨床用久了,發現效果上來了,特別是治療一些頑固性疾病,效果非常地明顯。你讓我放棄附子,那,我實在不知道我再如何把效果提上去。

還有一條,也算是理由吧。

當世的附子,是家種的,不是野生的。其功效要小於仲景時代的附子。另外,附子的泡制過程,又煮又蒸,隨著毒性的減少,功效也肯定丟掉了不少,這樣的附子,爲什麽不敢用?怕什麽?

因此,一句話,附子是好藥,知而不用,就是庸醫!!!

從來沒有用過附子的人,最好不要在這裏說什麽。先回家試試給自己服上30克看看。

前面我貼了用附子的適應證,感覺不全面,下次我細細地整理好,請大家參考。

呵呵。一句話,引來大家如此關注。

其實,我的本意是想引導改變一下中醫的主流。這種主流目前看來影響了中醫的前途。

就是溫病學近兩百多年的泛濫,大大地影響了中醫的發展。什麽病都要滋陰,什麽病都用六味地黃加減,溫陽藥絕對不敢用。。。。。。這些都不是真正的中醫。中醫走了偏路了。

如果您認爲我這樣做是不是有溫燥之弊端。我認爲也不見得。

理由如下:

1
。附子溫,並不燥,不傷陰。且附子可溫陽,陽能化氣,氣化則水濕自能通行全身。陰虛之證,附子可化水而潤之。

2
。目前不少病症,確是多爲陽虛。抗菌素影響了臟腑功能,激素過分開發了真陽,表現上,或者說短時間內是治了病,但持久來說,耗傷陽氣是本。

3
。臨床說明問題。我可以舉出一大堆的病例來,從脊髓炎,腦幹腦炎到各種關節炎、到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到脫髮,到腎炎,再到小兒腦癱,到亞健康等,多是陽虛。重用補陽之附子的確解決了病人的痛苦。醫生不就是幫助病人治病嗎?

有機會,我發個我臨床用附子的典型病例(容易誤診爲陽盛)上來。

無謂的爭論是沒有意義的。但道理要說明白。

1
。陰虛之人,用附子,千萬不可忘記用滋陰藥。

還是上面那個道理。附子是溫陽化氣的,氣化則水濕乃可行。但你必需給附子水濕。滋陰藥當的這上這個角色。附子有濕可化,則濕邪自運而陰虛可複。如果沒有滋陰藥,附子溫陽氣化功能增加,只能耗傷真陰。那是真的傷了陰了。這點不可不知。

配什麽?象熟地,生地,白芍,麥冬等都是。

2
。另外,磁石等雖然不是滋陰的,但可以潛陽入陰。這可以制約浮陽。這個道理也要是要知道的。其實就是防止附子産生了過多的上升的陽氣。陽升易擾心神,致失眠,煩躁,神志異常。一定要預防。

從這個道理上講,就像是針灸百會穴。我在臨床上一定要配合足三裏,或者昆侖。爲什麽?就是引亢陽下降入陰,這樣可以讓陰和陽在上與下的層面上形成平衡狀態。

我想這樣講,是不是對於用附子滋陰更清楚了一些。是不是可以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爭論。但如果是學術上有問題,我倒是希望一定要爭論一下。爭論讓我們提高。感謝執不同觀點的各位。
(From:http://www.37tc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4851&fpage=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cm2005 的頭像
    tcm2005

    理解中醫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