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OO 的建議與心得分享

你的建議是我期待中的反應
在剛開始教學的時候
我的確是幫學員準備了許多 “白話文“ 的資料
隨著每年學員的回饋與重新備課
我把講義中 “白話文“ 的部份逐年減少
增加了學習過程中的 “文化衝擊“ 與 “不確定性“ 的體驗
如課堂上所述
中醫文化與傳習的方式不是我們習慣的西式教育模式
實際面對的人與疾病更是多樣化
不是如我們習慣的西方科學與思維有一個標準答案與背後的終極真理
中醫是取類比象
是富含創意的演繹與歸納
在疾病診斷的過程中不是拘泥於物質層面的表症
而是抽象的辨證取象的過程
最怕的就是把病象說死固化
而流於一病一治的繁瑣窠臼
不但無效
還離醫道日遠
所以大道不立文字
勉而為之
也是以古樸與富含意象的 “經“ “論“ 之文
讓後學者有所依歸與體悟
學習西方的學科一定要讀原文
我想沒有人會反對
翻譯再如何的信雅達
還是受限於翻譯者的水平與詮釋的功力
閱讀第一手資料是必需的辛苦歷程
也是厚實功力的基礎
如你所述
找到的白話文資料
如果不經
閱讀古文時的困惑
課堂上的講解與詮釋
即便讀了大白話的文字還是不解其意
現在網路資源豐富
不若當年學習中醫時的不便
遇到不理解之處
真的是需要窮經皓首的到處找書找資料
尋遍各處舊書攤 書局 與圖書館
找了許久終於尋獲的喜悅
"困而學之" 才是真正的做 “學問“
那才是跟著自己一輩子的東西
別人給的書面資料
只會放在一旁
等需要時再去翻找
但通常需要時
通常也是沒時間去找的
現行的教育是填鴨式的教育
老師給的是封閉式的標準答案
方便學生記憶與考試
即便是申論題
也有標準答案
作學問應該是開放式的 “問難“
走出教室才開始自己思索答案
下次師生齊聚一堂時
彼此印證體悟
為師者的任務是引進門
提問 刺激思考
協助學生發展完整與獨立的思維方式
每次離開課堂的時候應該因為證悟所學而法喜充滿
在下次進入課堂前又充滿了不安與困惑
努力的思考 搜尋 期待下次印證的喜悅
這是我的期許與用心
學習其實很像拼圖的過程一樣,每一天都是一段困惑、令人無助和孤獨的尋找正確答案的旅程。在旅程中的人都會擔心,自己會是少數幾個最終也找不到正確答案而被遺棄的人。如果這些問題和情緒一直都在我們心思深處徘徊。漸漸的離答案就近一些了。

Date: Tue, 22 May 2012 06:11:58 +0800
Subject: Re: FW: 「經絡理論與針灸研習班」課程通知
From: xxxxxxx@gmail.com
To: ta0915157028@msn.com

Dear OO
1. 收到訊息 謝謝!
2. 針對課程上的建議 (我以沒有接觸中醫者為例)
針對每一個課程或主題, 可以先給學員一個概念文章 (白話文的文章)  讓學員先有個概念, 上課時才不會消化不良, 另外 很多人看到古文就頭大, 一上課馬上看古文可能就頭痛!
例如 下列我在網路上找的關於五俞穴文章 或許不是很合適
看完文章應該還是不懂 但上課再聽老師說明 自己就會清楚了
3. 有關 經絡相關位置 我自己有個體會 做了一個圖來說明 這樣比較容易記
請詳附件
4. 我覺得有一整本書來讀 還不錯 我買了一本 "針灸大全"
我先很快地整個翻過一遍之後, 先有個概念, 再慢慢找讀得懂的部分先讀,  我認為也是很不錯的方式!  
我相信我會看懂 部分的 "針灸大全" 依靠的是老師之前講課的基礎! 上面仍還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 再跟老師請教!!
感恩
OOO
---------------------

五俞穴保健

 

 

中醫認為經絡系統中的經氣,會集中及輸注於某些體表部位,這些面積細小如點的部位稱為腧穴,又名穴位。腧穴雖然處於體表,但具有溝通上下內外的作用。人體有十四經361穴、經外奇穴和阿是穴。腧穴是針灸施術的部位,刺激這些穴位可以調節臟腑經絡功能,增進體質。學習針灸時,不單要熟記每條經的循行路線以及主治概要等,還須掌握腧穴的定位和主治,尤其是特定穴。

 

全身腧穴在分經分部的基礎上,還有一些具有特定名稱和特殊作用的穴位。這些穴位是按照它們位置和功能特點而分為不同類別,在四肢部有五輸穴、原穴、合穴、郄穴、下合穴、八脈交會穴;在軀幹部有背腧和腹募穴。尚有八會穴和交會穴等。這些都是古人選穴配方的經驗累積,在十四經穴中佔有相當的比例,對臨床應用十分重要。

 

 

五輸穴

十二經脈在四肢末端和肘膝關節附近各有五個重要腧穴,分別命名為井、榮、輸、經、合,合稱「五輸穴」。刺激這些腧穴,可以調節經氣活動,從而影響相應的部位及臟腑。它們從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各有其主治特點。古代醫家將經氣的運行情況,比作自然界流水,以說明經氣出入的經過部位的深淺及其不同作用。

 

 井穴:為經氣所出,如水之源頭。井穴具有交通陰陽氣血作用,多用於急救,有開竅醒神,消炎鎮痛之效。

 

 榮穴:為經氣所溜,如剛出的泉水微流。各榮穴均可退熱。

 

 輸穴:經氣所注,如水流由淺入深。輸穴多用於止痛,兼治由水濕所致的身重骨節痛。

 

 經穴:經氣所行,如水流在江河中暢流。經穴主治外感病,咳嗽,哮喘。

 

 合穴:經氣充盛,恰如百川匯入大海,由此深入匯於臟腑。合穴主治六腑病,如嘔吐、泄瀉、頭暈、頭脹,可引上逆之氣下行。

 

五輸穴數量多、療效高、主治規律性強及運用範疇廣泛,為歷代醫家所重視。這些穴位除了可治療所在部位的病症之外,還常用於五臟六腑和頭面五官病。此外,根據五行相生規律,提出「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五輸穴選穴」及「針刺補瀉」原則,為臨床常用方式。

 

 

【五俞穴的功用】

 

就是利用五俞穴來使自己健康或者救急,經絡經過的地方它都可以治病,上病下治,左病右治,例如難經,難經六十八難它講說,井穴專門管什麼心下滿,心下滿就是你心下,胃這個地方,滿得不舒服,滿悶,肝氣鬱結也會心下滿,肺不舒服也會心下滿,十二條經絡都有心下滿的症狀,井就主心下滿。

 

滎主身熱。例如井主心下滿,肝、心、脾、肺、腎,都會使人心下滿。

 

滎呢,主身熱,你會發熱,發熱原因有很多種,只感到熱,可是心、肝、脾、肺、腎都會使人發熱。

 

俞穴管體重節痛。還有節,節就指關節,關節疼痛,都可以找俞穴。

 

五俞穴,有五個主管功能,第一個主管就是井穴,它管心下滿。

 

第二個主管滎穴,主管身熱,五臟六腑都可以會使人家身熱,有病的時候。

 

第三個穴就是俞穴,它是管體重節痛。

 

然後第四個穴道,井滎俞經,經穴它有一個主管作用,喘咳寒熱,所以喘,發冷發熱,喘呀,咳呀,要找經穴。

 

再來合,合已經到內臟去了,逆氣而泄,就氣不順,拉肚子嘔吐,要找它。

 

【膽經循行及時辰】

心下滿是因為膽經的緣故,膽經,它時間是23點到1點,就是晚上11點到早上1點,這是膽經跟肝經在排毒,努力把我們身體白天積的那個毒素要排出去,努力工作的時辰,所以我們常常強調說,11點以前一定要睡覺。

 

肝膽互為表裡,如這個人最近臉色不太對,青青的,愛生氣,有症狀,善怒,臉色發青,又容易發怒,肝主怒,肝膽互為表裡。另一個,愛乾淨,潔癖,愛乾淨當然是好的,算是一種症狀,愛乾淨是好,成癖就是有毛病了。膽經你知道在腳的四、五趾的那個縫,你按去壓,然後只要找到膝蓋這裡就可以了,壓就痛得要死,就是你找到了。

 

 

【利用這個五俞穴來救急】

利用五俞穴來保護你自己,按按腿,按按腳,以痛為主,只要在手肘之前,膝蓋以下有按到是痛的地方,就是你的症狀找到了,就是說你不通的地方找到了,我們說不通則痛,所以其實很多人就覺得說,中醫講得太複雜,講得真的是有點不懂,其實你如果有系統的,十二條經絡,這樣看下來,你也知道五俞穴是怎麼走的,原來大拇指這條是走肺經,第二個指頭是走大腸經,你都知道了心包經要找哪裡,你都知道了這很簡單,就在手指頭,腳趾頭,掌握這個重點。

 

【循行主要時辰要記住】

那循行你一定要確實知道怎麼走,這個是最重要,第一個循行你要知道走哪一條,第二個時辰你要知道,第三個功用在哪裡,例如說我們這個人有專司任務,例如說體重節痛,要壓哪一個,合穴是什麼,例如說我們舉個最簡單例子好了,你身體很痛,包括關節痛,你找肺經的合穴,因為肺主氣,氣不通的時候,很多地方會堵住,所以尺澤穴就很好用,你要記得手肘這裡就三個,心的,肺的,還有心包的,都在手肘這個地方,所以只要按壓手肘這裡,就可以解決您剛才說的這個問題。就合穴這裡,就入到內臟,所以要懂得秘訣,有懂得竅門兒,這樣,肺的,這個手這個地方,還有腕這個地方,還有手指旁這個地方,手指尖,旁邊這些,然後手腕,還有手肘,這些都是比較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些經絡穴道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cm2005 的頭像
    tcm2005

    理解中醫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