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各位好友繼續來批評指教

目前分類:醫道見聞 (4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近來天候冷熱反覆無常,院子中的杜鵑花竟然在現在開了 !!!
自然就會發現路上的喪家也頗多,生病感冒的人更多.

天有異像,因此最近發生的疾病症狀也五花八門,
總結除咳嗽,流鼻涕等呼吸道疾病,
脾胃消化不良,嘔吐或食慾不振等亦不少,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筆者寫完此文時值2006429日,在420日初診的一位四周半孩子的治療接近尾聲。這位孩子在200623日我接手之前,一有病痛全是西醫或是中西醫結合治療。孩子系早産且剖腹産,産時用抗菌素常規肌注是免不了的。剛滿月就因肺炎,不發熱,劇烈咳嗽,在我地經輸液治療七天,藥用先鋒五號等,咳嗽緩,但血象高至二萬多,轉上級三甲綜合性醫院住院,用上了抗菌譜廣、較高級的抗菌素輸液八天後才消除症狀。此後小病不斷,最經常出現咳嗽、咽痛等感冒症狀,但從不發燒,全部用西藥或中西藥結合治療,輸液肌注是常有的事。

去年20051128日又一次咳嗽就診我院兒科,整個治療過程用藥如下:
11
28日:在未作血常規的前提下,青黴素和利巴韋林肌注兩天,一天兩次,安痛定和地塞米松肌注一天(不是因爲發燒),口服撲爾敏、牛磺酸顆料和維生素C,外用丁酸氫化可的松軟膏(皮膚病,具體何病不知,雙手前臂長痘疹)。
11
30日,繼肌注青黴素和利巴韋林,兩天。口服鎮咳糖漿,中藥桑菊飲原方加味,兩劑。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們先來看三陰病發燒患者得正治或未經誤治未用藥前可能出現的食、飲、睡眠、精神狀態、二便的情況:

食——平時食欲很好,有的零食不斷,正餐還能吃一大碗,發燒時卻不吃一口飯,有的僅是一兩餐,有的是三四天。我遇到最長時間是,發高燒的孩子連續四天,每天在父母親的要求下很勉強地要麽喝幾口豆漿,要麽只是吃幾口稀飯。或是在同一病程中前幾天還粒米不粘,如今又食欲大開。
飲——雖已高熱至四十度,且持續在三十八度以上達五六天之久,孩子卻不渴,對父母親端來的水每次只是喝一兩口而已。即使是有出汗有多尿也沒有明顯口渴和飲水要求,在旁人看來飲水量與排出量明顯不成正比。也有的患者確爲陰證,卻有煩渴多量飲水之證。
睡眠和精神狀態——有一發病就陷入“但欲寐”狀態,不管白天黑夜都是昏昏欲睡,孩子變得嬌氣、粘人、愛哭、煩燥。筆者遇見過發燒七周歲的孩子燒退之前整日昏睡,連續六天都是躺在床上,沒有下床一步。或是雖還在發熱或是劇烈咳嗽,卻能和常人一樣玩得很開心,甚則到了應該休息時間仍精神不倦,玩個不停,或是過了午夜十二點仍沒有半點睡意,或是到了下半夜二點醒來就嚷著要起床,自個兒在一旁玩玩具。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三七生     時間: 2005/12/16 18:47
陳皮4,杏仁4,白朮5,黨參5,炙甘草5,乾姜5,黑附子2
    開水泡服,早七時,下午四時各服一碗,5劑。

-----------------------------------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1  [草堂醫案研討] 7個月小兒感冒發熱,抽搐昏厥(已結案)

近見 7224162 帖子〈診治三陰病發燒的一點體會〉中
http://www.37tc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4035  
(
相關的文在 141718243249樓等)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筆者在日常的門診中,最經常遇到發燒的孩子。母親對孩子稍有受寒就發熱很是擔心,一測體溫超過三十八度就必急於求醫。到私人診所或公立醫院的急診科、兒科,要麽是退熱,要麽打針輸液。抗菌素是免不了,也不管是否有“炎症”的確切證據。逢熱必消炎已成爲醫生的一種思維定式,患者家屬也坦然接受,就診時急於問醫者:“炎症厲害嗎?”、“有沒有肺(扁桃體……)炎?”。好象發熱沒有發炎就不正常,家屬認定發熱必要用消炎藥。有炎症抗炎理所當然,即使沒有炎症用消炎藥是預防感染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中醫院校畢業的同道中人難得有幾個會相信單純用中藥可以退熱、不會反彈,而且還可解決諸多其他症狀。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把他們培訓成扁桃體紅腫或化膿必是熱,體溫計升高或是血證的出現如鼻衄就是風溫或是肺熱壅肺的當然的確切證據,中間或因無知或因思維習慣省去了理法方藥的辨析過程,最終的療效可想而知。所以有的家長屢用西藥不效或是知曉可能造成的副作用,要求中醫職稱的醫生開中藥時,他們自已沒有信心,在這種情況中西醫結合就堂皇登場了:有了中醫、西醫的雙保險,醫患者似乎都可以放心,中醫無效西醫來湊,西醫有副作用中醫來彌補。在醫者的心中真實的想法還是要依激素、抗菌素來發揮作用,中醫中藥僅僅是點綴而已。

中醫的正確治療是主動開門逐邪,調動自身力量破寒除疾,西醫卻是要關門留寇,壓制和破壞自我修復能力以營造和平假像。一個要開門,一個要關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在我的觀念裏,治療上沒有中西醫結合這一說。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現代人不學無術,常常拘於表面的現象而不深究其本質原因何在,一見咽痛或便秘或尿赤或牙痛或眼紅或臉上長青春痘或失眠或臉紅或痔瘡發作等徵象,就斷已或他人說火太大,急於進食清熱敗火之藥或食物,或是因爲昨天吃了次火鍋,前天喝了點酒,今天吃了點辣椒,明天就口腔潰瘍,更是認定上火無疑了,根本不去深究體質之因,也不找找是否是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所以致商家也一味迎合衆人的心理,君不見現如今的藥店中琳琅滿目的各種中成藥有溫藥的立席之地嗎?再觀各種飲品或保健品大多也是以“清涼敗火”作爲廣告的切入點或是買點,現在又各處在流行“怕火火,喝王老吉”了,啤酒更是四季不絕。如此這般哪有幾個人真有火?
  我這裏用的桂附理中丸是泉州産的,上個月我的一位患者因爲要到泉州去照顧生病的女兒,不能服用湯劑,筆者囑其就在當地買桂附理中丸接著服用,不想患者跑了多家當地的藥店竟買不到,最後只好從本地托人買了寄去。廣東及香港一帶更有煲湯的習慣,到了夏天大多是以煲涼性食物“去火”爲多。加之名利色之誘比比皆是,如此折騰,還有幾人不需補火?
  我在想這裏不少同道中人智商不可不謂不高,研習中醫時日不可不謂不長,三七先生在這裏反復通過各種比喻說明,其用心不可不謂不切,爲何還不能讓他們認識到補火的重要性呢?記得我在接觸到火神派的理論前少用附子,僅在有明顯少陰證時才少量用之。臨證時時方與三陽經方用得多,一時的療效也不錯,也正是這一時的療效或是西醫理化檢測的暫時改善,才使得自已惑於此而不去深究更深層的醫理。事實上不少病症得到暫時的改善,僅是因爲病得到壓制,症狀消了而已,但病根並沒有徹底消除,甚則體質還在往不好的方向發展,或是此處症消他處症起了。而患者因爲不明醫理或是他症又起是在多時以後並不會把他症的出現歸罪於前醫的用藥。  
   
如失眠的患者標症是表現爲熱象,用了清熱藥物,失眠是可以暫時控制或好轉,但服用一段時間的清熱藥後人是變得昏昏欲睡,卻出現了閉經且雙眼下出現了黑眼袋,接著患者去找婦科醫生就診了,前醫不能持續診治,自然少有機會明白其中的原由,後醫不去細問之前的用藥或是問了也不明其中的因果關係,僅局限在自已婦科的認識裏處方用藥。在目前不少中醫院分科日益西化也細的情況下,這種情況太多太多了,即使是有經驗的中醫也難免因一時有效而沾沾自喜,更不必論出現排病反應時的認識和處理了。還有如果有連續就診,就目前中醫的整體水平,也少有醫者能作前後的聯繫,如兒童感冒發熱,醫者和患兒之母都急於退熱,所以高級的抗菌素或是兼用激素,燒是退了,反復幾次後,患兒出現了遺尿之症,又有誰能將此遺尿同用了抗菌素或是激素聯繫在一起呢?還是那句話,對於火神派如果有不同的看法,請先自已吃吃附子再說,且要吃到中毒才有發言權。或許真到那時候,您又成爲火神派的一個成員或是有新的認識了,有如傷寒論葉天士君。
  最近在細讀三七前輩複泰草堂中的醫案,讀後很多內容對我啓發很大。有幾個問題想在此請教三七前輩: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分享]李可老中醫的一句話,改變了我從醫的觀點

作者:醫者佛(From:http://www.37tc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4851&fpage=1

一、李可老中醫曾與在下有一面之緣.先生曾經一句話改變了我從醫的觀點。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李可老中醫座談會內容紀要

地點:廣西中醫學研中醫臨床基礎教研室
時間:2004920日下午
參加人員:劉力紅老師及熱愛中醫學的其他老師及其同學
劉老師:今天下午人比較多,多通知兩三個人,這麽多人,很好的事情,說明很多人想學好中醫,第一節課時已談到李可老中醫,現在他就坐在我們面前,就請李老聊一聊學習《傷寒論》的體會。
李老:我學中醫是自學,特殊機緣走上這條路,根砥淺,不像大家受到系統教育。23歲自學中醫,6年以後記了些方,只會對號入座,有時效果不好也鬧不清什麽回事。請教老中醫,他們告訴我,中醫的出路在《傷寒論》,於是開始自學《傷寒論》,從學方開始,麻黃湯系列,麻黃附子湯,麻桂各半湯,小青龍湯,大青龍湯,好些東西似懂非懂,但治病情況有所改變,以前拿方套人,現在各種各樣的病放在六經中去考慮,婦科、兒科都是這樣,進步一點。後三年治過心衰病沒救活,四逆湯治現代講的心衰,可以說是醫聖留給後人的法寶,可以搶救危重病人,關鍵在劑量,裏面關於“附子定量9克,先煎兩小時”,以前沒有,後世加上去的,所以考慮是劑量出了問題。注解看了不少,沒有談劑量,只有許叔微《傷寒九十論》中記有一個病案:有病人久治不愈,傷寒論上原方原量,一劑藥三次服,兩次時已豁然而愈,感慨很多。晉時離漢,好幾百年,戰亂散佚,王叔和整理出《傷寒論》《金匱要略》,現在看來劑量怎麽用,沒有定見。明代李時珍完成《本草綱目》得原序中指出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他當時有權威,提得建議都接受了。距今407年,還是原樣,這個量治不了病。除非你功底很深,辯證准,但是沒有一劑止,二劑愈的效果。經方治病非常神奇,歷史上《傷寒論》治病概貌。古代臨床家著作中劑量是不傳之秘。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生生山人
出處:http://www.37tcm.net/bbs/html/34/17914.html

這是一個網友的帖子:“今日上午李可老中醫來我院查房,患者是一個49歲男性,爲結腸癌術後2年,在外院已化療9次,目前有雙肺及全身多處骨轉移。症見:氣喘,活動後尤甚,畏寒,全身多處骨痛,服美施康定120mg q12h 而不能止,納眠差,大便粘滯不盡感,每日35次,小便調。舌淡,邊有瘀斑,六脈沈細。李老認爲其久病正氣虧虛,寒邪內阻三陰,少陰腎氣不藏,重在溫暖脾腎,方如下:
北芪120 制川烏30 炙甘草60 黑大豆30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作者:吳沛田 海南省三亞市中醫院
出處:
http://www.usetm.com/info/ReadNews.asp?NewsID=7690&BigClassID=55&SmallClassID=47&SpecialID=0 


  初學中醫,《傷寒論》由劉渡舟教授講授,及至臨床,有幸由劉師帶教。耳聞目睹,聆聽教誨,獲益匪淺。今翻閱隨師筆記,恩師運用經方,圓機活法,歷歷在目,今選病案數則,介紹於此。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整理一下這個醫案:

過程摘要:
九個月前食量驟減的媽媽在我的建議下去仁愛醫院做檢查,醫生說她只是胃部脹氣加上便秘,並無大礙。

半年前,我再帶媽媽去書田診所照胃鏡,結果卻是媽媽已是胃腺癌末期。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課堂案例討論

全職看護週記(一):誤上賊船
全職看護週記(二):勤作功課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From : http://www.hulu.com.tw/dvbbs7/dispbbs.asp?boardID=12&ID=1287&page=1

我一個朋友有以下症狀

1..淋巴系統失調(目前沒有腫瘤)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很多醫案都說某某方加味,結果加了幾十味,發揮作用的其實是加的藥發揮主力作用,
舉例來說,桃紅四物湯是四物湯的加味,但是桃紅四物湯能活血化瘀,四物湯卻不能,
如果說用四物湯加味就能活血化瘀治癒血瘀證,可能就誤導了,因為發揮主力作用的是君藥
桃仁與紅花,是有必要強調出來的,當然,如果沒有四物湯的協同作用也發揮不出效用。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評論一:辨證論治觀念的釐清

我觀察了一陣子,發現很多人,
對很多名詞是”望文生義的理解”或”字典式的解釋”,
對於很多名詞以自己的理解解釋,沒有多方考證,沒有追溯原始的意涵。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A:以下是"溫病條辨"有關銀翹散的條文:
023 太陰風溫、溫熱、溫疫、冬溫,初起惡風寒者,桂枝湯主之;但熱不惡寒而渴者
,辛涼平劑,銀翹散主之。溫毒、暑溫、濕溫、溫瘧,不在此例。
024 太陰溫病,惡風寒,服桂枝湯已,惡寒解,餘病不解者,銀翹散主之;餘證悉減者,減其製。
030 太陰溫病,血從上溢者,犀角地黃湯、加銀翹散主之。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緣起:《家家必備十良方》敬請擁有本文者以慈悲心廣為流傳,但請勿任意增損刪改!

Q:謝謝你的資料,但作為一位學習中醫的人,治病總是以辨證論治為首要!

A:這不是給學中醫的人用的,是希望大家廣為流傳,用e-mail或是影印分送親友,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韓劇-醫道-許浚,有一幕劇情:老師柳義泰考試,問許浚,要他回答消渴病因與禁忌。
後來翻找東醫寶鑑,對白果然是有根據,一字不差,可見電視製作用心。
而《東醫寶鑑》論述的出處是抄自《普濟本事方》
(南宋許叔微(西元1132年)卷第六/諸嗽虛汗消渴/ 消渴方) ,一字不差的抄錄。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久病成良醫,是很多人的寫照!
但是由於理解的障礙,
對於發生的原因為何?貿然處理的後果又會如何?並不瞭解,
所以病急亂投醫,遷延日久,其實如仔細去分析,根源只有一個!
只要找出來了,直攻患處,必可痊癒!

tcm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2 3